工业水处理, 2020, 40(8): 112-115 doi: 10.11894/iwt.2019-0621

经验交流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SBR系统提高脱氮效果实例

李卓军,

Examples of improving denitrification effect of SBR system in industrial park sewage treatment plant

Li Zhuojun,

收稿日期: 2020-06-30  

Received: 2020-06-3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卓军(1984—),高级工程师电话:18672928060,E-mail:176497636@qq.com , E-mail:176497636@qq.com

Abstract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an industrial park in Hefei concentrated on treating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a small amou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discharged by enterprises in the park. The influent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BOD5, low NH4+ and high TN. The main process combining air flotation,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SBR and air flotation filter was adopted, however, it was difficult for TN to me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 Through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and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SB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process, the total nitrogen removal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30.2% to 75.1%, and the TN emission index was stable less than 15 mg/L.

Keywords: industrial park ; sewage treatment plant ; SBR ; carbon source ; denitrification

PDF (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卓军.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SBR系统提高脱氮效果实例. 工业水处理[J], 2020, 40(8): 112-115 doi:10.11894/iwt.2019-0621

Li Zhuojun. Examples of improving denitrification effect of SBR system in industrial park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J], 2020, 40(8): 112-115 doi:10.11894/iwt.2019-0621

近年来合肥市政府对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逐步重视,特别针对总氮指标做出严格规定。自2018年7月起,污水处理厂总氮排放指标由“无要求”调整为DB 34/2710—2016《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要求的“≤15 mg/L”。

1 项目介绍

某化工园区有企业80余家,以化工、冶炼企业为主,各企业污水经管道收集后集中排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 000 m3/d,实际进水量20 000~24 000 m3/d,出水执行DB 34/2710—2016排放标准。

1.1 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采用化学反应池+气浮池工艺,生化系统采用水解酸化池+传统SBR的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单元采用气浮滤池工艺。

预处理单元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总磷和金属离子,保证后续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化学反应池投加20~50 mg/L聚合硫酸铁和0.5~1 mg/L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染物形成絮体并沉淀,再经过气浮作用将大部分絮体转化为浮渣去除。气浮池兼具沉砂功能,密度较大、难以形成浮渣的沉淀物进入底泥排除。

针对园区废水B/C低的问题,在SBR前设置水解酸化工艺,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池采用复合形式,上部为填料层,下部为污泥床,中间留出一定空间以便悬浮状态的絮状污泥和颗粒污泥停留,增加了生物量,延长了微生物与废水的接触时间。

深度处理单元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总磷。气浮滤池将气浮与过滤相结合,大部分悬浮物转化为浮渣去除,部分颗粒沉淀物经石英砂滤层截留去除。

该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见图 1

图1

图1   工艺流程


1.2 进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进水执行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出水执行DB 34/2710—2016排放标准,如表 1所示。

表1   进出水水质标准

项目进水标准实际进水水质出水标准
CODCr/(mg·L-1≤500182.3~293.6≤50
BOD5/(mg·L-1≤30045.4~88.9≤10
氨氮/(mg·L-1≤453.9~12.6≤5
总氮/(mg·L-1≤6025.5~62.9≤15
总磷/(mg·L-1≤82.1~7.2≤0.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不同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及企业污水处理站,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园区纳管企业数量较多且分属不同行业,包含盐化工、钢铁冶炼、精细化工、农药生产、垃圾渗滤液等,各企业排放污水量在50~4 000 m3/d不等,污水性质多样,含有重金属、挥发酚等生物毒性物质;(2)部分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已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甚至多级生化处理,导致排入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废水B/C低,TN以NO3-为主,BOD5/TN严重失衡;(3)各企业污水经总管汇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偷排现象频发,且难以查找源头。

经统计,2017年全年进水COD均值为223.8 mg/L,氨氮均值为6.78 mg/L,NO3-均值为38.675 mg/L,TN均值为53.47 mg/L。按B/C=0.35计算,进水BOD5/TN≈1.5,远低于理论值(BOD5/TN≥4)。

1.3 SBR系统技改前进出水总氮

SBR系统改造前,由于未营造反硝化系统所需缺氧环境,且未投加碳源,出水TN均值在37.32 mg/L,去除率仅为30.2%(见图 2)。

图2

图2   SBR系统技改前进出水TN


1.4 运行难点分析

(1)传统SBR系统对总氮去除存在局限性,HJ 577—2010《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中提到SBR系统理论总氮去除率约60%~85%。因此,需要建立缺氧/好氧多级交替脱氮环境1

(2)BOD5/TN严重失衡,需外加大量碳源,提升污水BOD5约130 mg/L,做好外加碳源的药剂选型工作,同时考虑控制运行成本。

2 技术改造措施

为建立缺氧/好氧多级交替的脱氮环境,需保证SBR系统同时具备缺氧搅拌、好氧曝气、沉淀静置功能。

2.1 现有SBR池参数

SBR池共4座,并联运行,单池工艺尺寸44.0 m×20.0 m×7.0 m,有效容积5 500 m3。池内各安装2台5.6 kW推流器,由于功率偏低,缺氧搅拌效果不佳。用6台110 kW罗茨鼓风机进行鼓风,采用微孔曝气盘曝气,单周期时间7 h,总曝气时间2 h,污泥质量浓度3 500~5 000 mg/L,BOD5污泥负荷0.15 kg/(kg·d)。

2.2 技改方案

(1)现有搅拌强度不足,搅拌功率需满足5~8 W/m3。每间SBR池新增2台15 kW推流器,提高缺氧搅拌效果。

(2)将现有6台工频鼓风机改造为变频控制,防止过度曝气,影响二次反硝化效果。改造前曝气阶段SBR池溶解氧最高可达7~8 mg/L,改造后通过降低风机频率,将曝气阶段溶解氧控制在1.5~2.5 mg/L。

(3)增加碳源投加系统1套,补充碳源,并在SBR池进水口增加CODCr、TN在线分析仪,实时监控CODCr、TN,及时调整碳源投加量。

3 工艺参数优化措施

3.1 调整运行工序

传统SBR工艺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待机5个工序组成,无缺氧混合环境,无法保证总氮的去除。新增推流器后,对SBR池运行周期按表 2进行调整,将曝气工序调整为缺氧/好氧/缺氧/好氧交替。

表2   调整前后的运行工序

序号阶段原设定时间/min调整后时间/min
1进水105
2进水&推流105
3一次曝气12030
4二次推流60
5二次曝气30
6沉淀9090
7排水10510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SBR系统单周期运行时间为420 min,其中进水时间固定为105 min,排水时间固定为105 min,反应时间(推流和曝气)可以微调,4间SBR池交替进水排水,可实现连续运行。周期调整后前置推流时间设定为105 min,总氮负荷为0.042 kg/(kg·d),可满足HJ 577—2010中“≤0.05 kg/(kg·d)”的要求;BOD5负荷为0.084 kg/(kg·d),满足HJ 577—2010中“0.04~0.12 kg/(kg·d)”的要求。

通过设置两级反硝化,既保证了原水中高比例NO3-的去除,同时也保证了一次曝气阶段NH4+-N转化的NO3-的去除,由于缺氧/好氧/缺氧/好氧交替,在实现“一碳两用”的同时缩短了曝气时间,节省了能耗2。经统计,技改后风机电耗显著下降,见表 3

表3   风机电耗对比

项目电耗/(kW·h·d-1处理水量/(t·d-1单价/(元·kW-1·h-1单耗/(元·t-1
技改前3 01722 0000.680.10
技改后90222 0000.680.03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运行周期调整后,各工序溶解氧控制范围分别为进水 & 推流0.2~0.5 mg/L、一次曝气1.5~2.5 mg/L、二次推流0.2~0.5 mg/L、二次曝气1.5~2.5 mg/L、沉淀阶段≤0.2 mg/L。

各工序实现的功能:(1)进水 & 推流期设定时间105 min,DO控制在0.2~0.5 mg/L,为前置反硝化阶段,辅助投加碳源,主要去除原水中的NO3-和BOD5;(2)一次曝气设定时间30 min,DO控制在1.5~2.5 mg/L,主要去除水中残留氨氮和部分BOD5;(3)二次推流设定时间60 min,DO控制在0.2~0.5 mg/L,为后置反硝化阶段,主要对进水NO3-及一次曝气阶段新转化的NO3-进行去除;(4)二次曝气设定时间30 min,DO控制在1.5~2.5 mg/L,主要去除水中残留BOD5

3.2 制定碳源投加方案

3.2.1 确定碳源种类

根据相关文献,葡萄糖作碳源时反硝化作用不够彻底,TN去除率只有60%,而乙酸钠和厨余发酵液的反硝化作用明显,TN去除率可达到80%3

2018年5月该污水处理厂针对液体乙酸钠、固体乙酸钠、液体多核碳源进行中试比对,结果见表 4

表4   碳源基本情况

碳源种类单价/(元·t-1有效COD成分
液体乙酸钠1 200200 g/L25%乙酸钠溶液
固体乙酸钠3 8500.4 g/g无水乙酸钠
液体多核碳源(多糖类)2 700200~500 g/L多糖类物质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 4可见,液体乙酸钠的优势较明显,且工人劳动强度低,决定选用。

3种碳源的试用情况对比见图 3

图3

图3   3种碳源试用效果对比


3.2.2 确定碳源投加量

碳源投加浓度通常有2种计算方式,一是理论上满足反硝化所需m(BOD5):m(TN)=4,二是根据生物脱氮机理得出m(BOD5):m(NO3-)=2.863,根据2种计算方式得出的碳源投加浓度差异较大。2018年6月污水处理厂分别在2间SBR池进行了2种计算方式对比试验,对比结果见表 5

表5   2种碳源投加方式效果对比

序号计算方式补充BOD5/(mg·L-1投加碳源/(mg·L-1氨氮去除率/%总氮去除率/%
1m(BOD5):m(TN)=4146.74733.79175.42
2m(BOD5):m(NO3-)=2.8667.7338.592.674.3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 5显示,按方式2计算的碳源投加量仅为方式1的46%,但氨氮、总氮去除率相差不大,因此确定碳源投加量按m(BOD5):m(NO3-)=2.86计算。

3.2.3 确定投加时机

由于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殊,m(NH4+): m(TN)仅为12.68%,碳源投加点选择在SBR池进水渠道上。在进水推流期间最大程度地实现反硝化,前置反硝化阶段总氮去除率达到52.68%,后置反硝化阶段总氮去除率达到23.92%,总体去除率约76.6%,接近传统SBR系统总氮去除率的上限值85%。

2018年8月SBR池各阶段氮、COD变化如图 4所示。

图4

图4   SBR系统各阶段氮质量浓度梯度


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期间BOD5较低,NH4+/TN较小,曝气时间可适当缩减,表 2中的运行周期可满足COD、NH4+、TN的去除效果。但特殊情况下,在园区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运行不正常期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COD和NH4+升高,若SBR池继续维持表 2所示运行周期,将无法保证氨氮达标,需要调整工序和碳源投加时机。

4 技改效果

该污水处理厂SBR系统经过技术改造和工艺参数优化调整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进出水数据如图 5所示。出水总氮均值为8.85 mg/L,去除率为75.1%,达到控制标准要求(≤15 mg/L)。

图5

图5   SBR系统技改后进、出水TN变化情况


调整期间,SBR系统虽然缩减了曝气时间,但COD、氨氮负荷仍满足规范要求,出水指标亦在正常控制范围,如图 6所示。

图6

图6   SBR系统技改后出水COD、氨氮变化情况


5 结论

(1)将传统SBR系统改造为缺氧/好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并辅助投加适量的碳源,SBR系统对氨氮、总氮的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90%、75%以上。

(2)进行工艺参数调整前需分析总氮组成,判断总氮是凯氏氮为主还是硝态氮为主,以合理调整SBR工序。

(3)SBR系统技改后好氧时间由2.0 h缩短为1.0 h,且风机由工频改造为变频,节能降耗效果明显,经测算SBR系统电耗可降低约0.07元/t。

参考文献

王智峰.

好氧/缺氧循环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脱氮研究

[J]. 工业水处理, 2015, 35 (3): 82- 86.

URL     [本文引用: 1]

吕娟, 陈银广, 顾国维.

间歇曝气SBR工艺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 29 (8): 608- 611.

DOI:10.3969/j.issn.1001-3865.2007.08.013      [本文引用: 1]

唐嘉陵, 王晓昌, 夏四清.

不同碳源条件下A/O-MBR的脱氮性能对比研究

[J]. 工业水处理, 2015, 35 (6): 31- 34.

URL     [本文引用: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