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处理, 2021, 41(2): 80-83 doi: 10.11894/iwt.2020-0351

试验研究

电子束辐照降解土霉素制药废水COD技术研究

宋旺旺1, 冀东,1,2, 武旭阳1, 张昊岩1, 安毅夫1

Technical study on COD degradation of oxytetracycline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by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technology

Song Wangwang1, Ji Dong,1,2, Wu Xuyang1, Zhang Haoyan1, An Yifu1

通讯作者: 冀东, E-mail: 13832344207@139.com

收稿日期: 2020-11-13  

Received: 2020-11-13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宋旺旺(1991-),硕士,工程师 。

Abstract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oxytetracycline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as research object. The effects of irradiation dose, initial COD, pH and inorganic ion concentration on COD removal rat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D in wastewater.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rradiation dose. Under the same irradiation dose,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D. The degradation law of irradiation conformed to the Quasi-FirstOrder dynamic equation. The optimum wastewater pH was 5. And after irradiation, the pH of wastewater with different initial pH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s of irradiation dose, which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production of small molecular organic acids.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ions leaded to reduction of COD removal rate.

Keywords: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 oxytetracycline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 COD removal rate

PDF (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宋旺旺, 冀东, 武旭阳, 张昊岩, 安毅夫. 电子束辐照降解土霉素制药废水COD技术研究. 工业水处理[J], 2021, 41(2): 80-83 doi:10.11894/iwt.2020-0351

Song Wangwang. Technical study on COD degradation of oxytetracycline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by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J], 2021, 41(2): 80-83 doi:10.11894/iwt.2020-0351

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因抗菌效果好被广泛用于人类及兽禽疾病的防治,是抗生素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土霉素废水属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其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经传统生物工艺处理后的二级出水COD通常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环境中残留土霉素可能会诱导耐药菌甚至是“超级细菌”的产生,并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构成威胁。近年来,国家为控制制药废水排放带来的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问题,对制药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土霉素废水的深度处理也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当前较为有效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如Fenton氧化、过硫酸盐氧化、光催化等,均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且处理条件苛刻。因此,开发更为环境友好的土霉素废水深度处理方法迫在眉睫1-7

随着核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离辐照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很大关注,并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列为21世纪原子能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相比,电离辐照技术具有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适应面广、降解效率高、污染物降解彻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同时还可对废水进行灭菌、脱色和除臭,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8-14。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低浓度分析纯配制污染溶液的辐照降解效果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实际生产废水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印染废水领域。本研究以河北某制药企业土霉素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电子束辐照试验,探究了辐照剂量、初始COD、pH、无机离子等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制药废水越来越严的排放标准的到来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1 辐照试验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土霉素废水取自河北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站的MBR池出水,其水质:COD 1 100~2 000 mg/L,pH 7~9,Cl- 2 100~4 000 mg/L,SO42- 1 800~4 800 mg/L。

辐照装置采用北京原子高科金辉辐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子加速器,运行参数为10 MeV、1.2 mA,剂量率5 kGy/s。

试验用主要化学试剂包括:氢氧化钠(NaOH)、稀盐酸(HCl),化学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酸钠(Na2SO4)、氯化钠(NaCl),化学纯,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基于土霉素废水初始COD,分别配制1 367、468、279 mg/L的辐照样品,在辐照剂量分别为20、40、50、100 kGy的条件下,考察辐照剂量及初始COD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NaOH和稀HCl将废水(初始COD为960 mg/L)pH分别调至2、5、7.61(废水原样)、9、11,在辐照剂量分别为50、80、100、150、200 kGy的条件下,考察初始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添加Na2SO4和NaCl试剂,将废水(初始COD为1 170 mg/L)中的Cl-由2 276 mg/L提升至3 237 mg/L,SO42-由4 557 mg/L提升至5 514 mg/L,在200、400 kGy下进行辐照,考察废水中无机离子浓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水样统一用方形透明塑料瓶盛放,采取静态辐照,废水均厚约6 mm。编号后置于托盘上,利用传输轨道不断通过电子束辐照窗进行辐照,随后对辐照前后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1.3 分析方法

pH采用精密pH计(pHS-3C型)测定;COD按照《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进行测定;无机离子浓度按照《水质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8284—2016)进行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辐照剂量及初始COD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采用电离辐照降解水中污染物可以通过高能射线与污染物分子的直接作用,也可通过水分子受到高能辐照后产生的自由基及高活性粒子与污染物发生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而实现,一般情况下以间接反应为主。水分子受到高能辐射后,发生的辐解反应如式(1)所示:

(1)

括号内数值是在pH为6~8时生成的各种活性粒子的辐射化学产率(G,μmol/J),表示每吸收100 eV能量产生的产物粒子数目。其中,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72 V,具有强氧化性,水合电子(eaq-)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9 V,具有强还原性,因此有机污染物在辐照过程中,可通过氧化和还原2种路径被降解,直至矿化为CO2和H2O。大量研究表明,辐照降解的主要作用粒子是·OH。

辐照剂量及初始COD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如图 1所示。

图1

图1   不同初始COD及辐照剂量下的COD去除率


图 1可以看出,辐照剂量及废水初始COD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均较大。对于不同初始COD的废水,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均逐渐增大;相同辐照剂量下,初始COD越低,COD去除率越高。当辐照剂量为100 kGy时,对于初始COD为1 367、468、279 mg/L的水样,COD去除率分别达到28%、46.8%及77%。由于本试验辐照时间较短,活性粒子产量有限,不足以与高COD废水中的有机物分子进行充分反应,导致初始COD较高时,处理效果较差。

研究表明,有机污染物辐照降解规律多数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见式(2)。

(2)

式中:C0——初始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mg/L;

C——辐照后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mg/L;

D——吸收剂量,kGy;

k——降解剂量常数,kGy-1

废水辐照降解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曲线如图 2所示。

图2

图2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曲线


图 2可知,废水污染物的辐照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另外,从回归曲线的表达式可以看出,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剂量系数减小,反应速率降低,这也进一步说明本试验过程中采用的电子束吸收剂量偏低,随着目标污染物浓度的增大,活性粒子相对含量不断减少,导致活性粒子与目标污染物不能充分反应。

2.2 pH的影响

2.2.1 废水初始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初始pH条件下,水溶液经辐照后产生的活性粒子的G值不同。在强碱性(一般pH>10)条件下,·OH与OH-反应生成·O-自由基〔见式(3)〕,其反应活性远低于·OH。在强酸性(一般pH<2)条件下,eaq-与H+反应转变为·H〔见式(4)〕,增加了其与·OH的复合反应的几率〔见式(5)〕,使·OH的浓度降低。因此,强碱性和强酸性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的辐照降解。

(3)

(4)

(5)

废水初始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如图 3所示。

图3

图3   初始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图 3可以看出,当废水初始pH接近中性并呈弱酸性(pH=5)时,COD去除效果最佳。当辐照剂量为200 kGy时,对于初始pH为2、5、7.61、9、11的水样,其COD去除率分别为49%、60%、51.8%、50%和44.6%。

2.2.2 辐照降解过程中pH的变化

辐照试验完成后,对受到不同辐照剂量的废水样的pH也进行了监测,结果见图 4

图4

图4   废水经辐照后pH变化情况


图 4可知,不同初始pH条件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废水pH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经初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辐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氢离子;另一方面是废水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分子,而且辐照剂量越大,降解效果越好,有机酸的产量就会越多,溶液的pH就会越低。

2.3 无机离子浓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废水中CO32-、HCO3-、NO3-、NO2-、Cl-和SO42-等无机离子的存在,会与辐照产生的活性粒子反应,可能会影响目标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其中,CO32-、HCO3-和Cl-与·OH自由基的反应速率较高;NO3-、NO2-和SO42-与eaq-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无机离子浓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见表 1

表1   无机离子浓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无机离子质量
浓度/(mg·L-1
辐照剂量/kGyCOD/(mg·L-1COD去除率
增加量/%
2 276(Cl-2001 44023.3
4001 105
3 237(Cl-2001 3023.1
4001 262
4 557(SO42-2001 53833.3
4001 026
5 514(SO42-2001 4201.5
4001 381

注:表头中①代表不同初始无机离子浓度的废水,经相应辐照剂量处理后测得的COD;②代表各水样辐照剂量由200 kGy升高为400 kGy时相应的COD去除率增加量。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 1可知,辐照剂量从200 kGy变为400 kGy时,Cl-浓度增加前后,COD去除率增加量由23.3%降为3.1%;SO42-浓度增加前后,COD去除率增加量由33.3%降为1.5%。说明无机离子浓度增大后,确实消耗了废水中的自由基,从而使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辐照降解效果变差。

3 结论与展望

(1)电子束辐照技术可有效降低土霉素制药废水中的COD。COD去除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不断升高;相同辐照剂量下,废水初始COD越低,其COD去除率则越高。土霉素废水COD的辐照降解规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2)pH对辐照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废水pH接近中性并呈弱酸性时,COD去除效果最佳,好于强酸性或强碱性。此外,不同初始pH的废水经辐照后,废水pH均有明显下降,主要是有机分子被降解生成甲酸、乙酸等小分子羧酸所致。

(3)增大废水中的无机离子(Cl-、SO42-)浓度,会导致辐照降解效果变差。原因是无机离子可与自由基反应,减少了自由基与目标污染物反应的几率。

电离辐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治理手段,以其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可常温常压下进行且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在环境保护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诚然,当前传统高级氧化处理方法如Fenton氧化等在废水处理中仍唱主角,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及人类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技术干净清洁、操作简便等优势会更受青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加速器成本显著降低,辐照技术在环保治理领域会更有市场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黄圣琳, 何势, 魏欣, .

污水处理厂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及其抗性基因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J]. 化工进展, 2015, 34 (6): 1779- 1785.

URL     [本文引用: 1]

姜国平, 赵俊娜, 李贵霞, .

土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煤炭与化工, 2014, (4): 143- 146.

王勇军, 韦惠民, 陈平, .

采用A2/O工艺处理土霉素废水试验研究

[J]. 环境工程, 2015, 33 (增刊): 955- 957.

URL    

蔡婷. γ射线辐照降解水中阿莫西林的试验研究[D]. 衡阳: 南华大学, 2014.

苟世霞, 王春荣, 于晓华, .

Photo-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土霉素废水的研究

[J]. 甘肃科学学报, 2013, 25 (3): 43- 46.

URL    

朱晓磊, 王路光, 王靖飞, .

土霉素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抑制性作用研究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 93- 95.

URL    

程琛, 闫正.

复频超声降解土霉素废水

[J]. 化工进展, 2015, 34 (4): 1143- 1146.

URL     [本文引用: 1]

王建龙, 初里冰.

电离辐照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 11 (2): 653- 672.

URL     [本文引用: 1]

王建龙, 叶龙飞, 杨春平, .

电子加速器辐射处理含氰废水的中试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1): 60- 66.

URL    

陈建平, 张会杰, 米正辉, .

加速器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J]. 工业水处理, 2014, 34 (3): 1- 5.

URL    

吴明红, 刘宁, 徐刚, .

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J]. 化学进展, 2011, 23 (7): 1547- 1557.

URL    

刘秀华, 周银行, 梁霞, .

废水辐射处理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35 (12): 212- 216.

URL    

刘秀华, 雷家荣, 杨宇川, .

辐射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化工进展, 2010, 29 (5): 938- 942.

URL    

孙伟华. 印染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电离辐射及生物耦合处理技术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3.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