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略述了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概况,较详细地讨论了合成的水溶性功能高聚物,作为阻垢剂使用时,其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本文全面系统地就当今世界含砷废水处理的研究动态作了概述。研究分析了近年来,沉淀法、浮选法、多孔隙物质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及功能高分子膜法等应用在含砷废水处理方面的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开发和应用粉煤灰、褐煤、风化煤、各种粘土矿物和某些非金属矿物作为处理工业废水的廉价吸附材料的状况做了简要综述。
JN系列水稳定剂在上海氯碱总厂聚氯乙烯、氯乙烯等大型引进装置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经一年的生产运行,年腐蚀率≤1.43密耳,经现场抽样调查,换热设备没有锈瘤,无明显点蚀、无污垢,细菌数≤104个/毫升,达到国家标准。文中对药剂的性能对比评定试验及生产应用情况做了介绍。
采用破乳—酸化还原工艺流程联合处理含油和亚硝酸盐工业废水,可使该废水的pH、SS、油、COD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NO2-离子浓度<10 mg/l。本法所用的DH破乳剂系工厂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破乳后体系的pH值有利于下一步还原反应在常温下快速进行,过程无二次污染,处理水可排放或回用。
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制革工业废水的工艺,研究了停留时间、进水负荷气水比、温度和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试验表明,本法能有效地处理制革工业废水,在适宜条件下,CODcr、BOD5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9—86%、90—94%和80—90%,CODcr和BOD5的容积负荷分别为2.237和1.357 kg/m3.d.。
为了适应循环冷却水高硬度高碱度高浓缩倍数运行状况下阻垢防腐的需要。利用国内现有优质水稳剂HEDP、BC-501等研制了YX-03复合配方,经生产运行证实,该配方比原使用的传统磷系配方具有很大优越性,能满足长周期满负荷生产的需要,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吸附-溴量法是先使试样通过离子交换柱,交换洗脱后,再用溴量法分析双键的方法,它可用于测定马来酐共聚物产品中未反应单体的含量,试验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以具体实例阐明在石化企业的在大型循环水系统采用国产W=331全有机碱性运行处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不仅简化了操作,稳定了运行,取消了加酸,减少了重金属污染,而且能够取得较满意的处理效果。
目前,小于或等于360万大卡的热水锅炉采用锅炉外化学处理——离子交换。由于给水是微碱性软化水,其锅炉的pH值低于8.5,锅炉水的总碱度≤5.5毫克当量/升,虽起到了防垢的作用,因水系统失水,补加生水较多造成锅炉和水系统酸腐蚀和氧腐蚀严重。有些锅炉因运行、停运后保养管理不当,致使锅炉鼓包变形,有的因
原水处理在我厂,是为了保证除盐水系统运行需要的预处理装置。水源采用地表水(松花江水)。指标除了水温与浊度冬夏有较大变化外,其余指标近于平稳。工艺采用在管道中絮凝加石英砂、无烟煤过滤这种型式。自投入以来至半年多的运行中,效果低下,指标不合格,处理罐使用周期短最短的仅使用20分钟),有时出现“白水”。
污水资源化是减轻供水紧张、治理环保的一个很有效途径。由于炼油厂内用水单位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而有可能在某一部位采用净化后污水为上水使用。我厂目前生产污水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已全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GB8978——88)。下一步就是进行污水回用,实现资源
位于怀俄明州的一个采用溶液采矿法开采的一个铀矿,利用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技术,在1986~1987年大约11个月的时间内,成功的恢复了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使之达到了法定标准。表
在废水处理中使用固着在悬浮载体上的生物膜,以增加生物量的浓度,减小反应器的体积,减少污泥的产量并改进废水的净化效率。附参17。
江苏工学院与邗江县轻工机械厂合作研制出MCS—120型煤泥水处理新工艺及装置。该工艺经专家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采用该单位研究的微生物灭污水中大肠菌群及细菌方法,除菌率达99.99%。该新工艺及装置应用水处理的先进技术,独创出综合在一体内完成的七道处理工艺(即浓缩、混凝、沉淀、过滤、澄清、吸附、生物灭菌),它具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