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膜污染和劣化的定义和特点,因膜污染和劣化而造成的膜性能变化,以及如何预防、减少或清除膜污染和劣化的一些通用方法。
介绍了我国水处理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 (HEDP)的研发历程和相应阶段的生产技术,提出未来HEDP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从我国石化行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的现状介绍入手,从设计、现场管理和水处理药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浓缩倍数提高的原因并结合一些石化企业的处理实例介绍了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的几条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在高浓缩倍数条件下运行的几点建议。
对腈纶废水生化为主的处理工艺流程随时间推移的演变作了一个回顾、总结,对不同腈纶厂的处理工艺特点及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对比、归纳。纵观腈纶废水以生化为主导的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无不随着环保工作者认识的深入、新的处理理论的提出以及新的环境问题的暴露而改变处理目标和针对对象。但迄今为止的方法都属于传统处理方法,不同物质和菌种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电—多相催化作用新技术是针对某种工业废水,研制出高效的催化剂,在其上施加一定的电压,于常温常压下处理废水,就能达到COD减少,色度降低的效果。该技术处理废水的范围广,效率高。作者介绍了电—多相催化新技术的特点及用来处理恒昌化肥厂工业废水,从小试实验到建成工业化规模装置的实例。
以无机酸和有机酸的最佳组合、金属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络合型缓蚀剂组合而成的H - 10 15缓蚀清洗剂使用方便,易溶于水,且可以一定比例与水稀释使用,最佳稀释比为 1∶3~ 1∶8,适用于多种金属材质设备的清洗除垢。其除垢、缓蚀等效果可与国外同类产品比美。在国内 15 0 0个单位清洗应用,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出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Fe0-H2O2 氧化法,并用高浓度苯酚 (5000mg/L)和甲酚(4000mg/L)进行实验,结果表明Fe0-H2O2氧化法在 330min后,DOC转化率达80%,中和后污泥产生量少,而传统Fenton氧化法,同等实验条件下,DOC转化率仅为60%,而且后者再提高转化率,中和时伴随大量污泥产生,因此认为Fe0-H2O2氧化法优于Fenton氧化法。
主要叙述了水系统结垢的电化学性质和电物理水处理新技术的离子处理防垢机理 ;防垢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及应用情况。
国家标准中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操作时间长,占用空间大,采用催化快速法测定COD大大缩短了测定时间,同时耗能低,占用空间小。该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能达到要求。
宝钢一连铸结晶器循环水系统设计为敞开式循环水系统,自 1989年连铸投产后系统在夏季的送水温度经常超过连铸生产的报警水温,使连铸生产在夏季难以保证。1997年后,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1999年初,我们对水系统的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彻底解决了系统夏季的瓶颈问题,在保证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浓缩倍数,节约了大量的工业补水和药剂费用。分析了造成报警温度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了方案优化前后的水质及设备状况,提出了针对高热负荷开放式冷却系统的水处理方案。对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根据齐化化工公司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特点,采用了加酸、排污两个独立的自动化系统,合理的设计了加药系统。对原理加以详细描述,在合理性和经济性上给予肯定。
针对乌石化公司炼油厂二循水系统工艺介质泄漏,造成水质污染的问题,进行了以粘泥剥离为主的在线化学清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详细介绍了对高浓度酒精废水利用UASB厌氧工艺和SBR好氧工艺处理,使出水达标排放的工程实例,并结合工程,介绍先进的德国Lipp制罐技术,使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优化组合。
将LLDPE塑料涂覆技术应用到化学水处理设备中,彻底解决了中排腐蚀问题。并对LLDPE塑料涂覆技术进行了介绍。
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法就能准确反映混凝效果。经过实践应用比较,以此建立的混凝投加自动控制系统能做到检测、投加量调节与原水水量、水质变化同步,并取得满意效果。
某采暖系统用水含盐较高,硬度大,导致系统结垢严重。使用双频电子水处理仪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