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臭氧产生和应用的文献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从臭氧产生的机理出发,阐述了获得高浓度臭氧的技术关键,以期提高臭氧的产量和浓度,使得臭氧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对高浓度含酚废水采用化学 -物理及生物降解的方法进行处理,对目前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评述,重点介绍了几种国内外的新方法及其降解机理,特别是用无孔硅橡胶膜处理高含酚废水的新工艺。
用EDI满足纯水生产的需要—TED PRATO and CHRIST OPHER J. GALLAGHER. IWC-2000-47 在电力、制药和微电子三种工业领域中对高纯水的水质要求标准是不同的。本文介绍电去离子(EDI)技术在电力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所列举的二套装置是在电力工业中用于生产高纯水作为锅炉补水,已投入使用。
简述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危害及来源,介绍了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三种方法 :物化法,化学法,生物法,并对这些方法工艺在国内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概述了活性污泥模型 (ASM )的发展,对比了ASM各个模型对污水处理反应过程的理论描述,介绍了ASM在SBR工艺中的应用。这些研究表明,应用ASM进行系统的模拟和状态的调整可以辅助SBR工艺的设计,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但是,由于模型本身和我国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问题,应用这些模型仍然有很多困难.
简述了氧化沟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国外两种新型的工艺———三槽式氧化沟和船形沟内澄清池氧化沟的基本结构、工艺特点等,以供设计选用参考,并讨论了我国的生物膜氧化沟,指出它是-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工艺.
介绍了用氧化剂和高温处理制取含碱性表面基团活性炭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离子交换容量。研究了溶液pH和Cr(Ⅵ )的初始浓度对Cr(Ⅵ )去除率的影响。讨论了含碱性表面基团活性炭对溶液中Cr(Ⅵ )的去除机理.
聚环氧琥珀酸 (PESA)是-种新型的无磷无氮环保型阻垢剂。通过对CaCO3 、CaSO4·2H2 O、BaSO4、Sr SO4、CaF2 的静态阻垢实验,对PESA的阻垢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ESA对CaCO3 、BaSO4、SrSO4、CaF2 垢有极其优良的阻垢性能,对CaSO4·2H2 O有-定的阻垢性能,是-种多功能的阻垢剂.
介绍了新型高效脱色絮凝剂的制备和应用。通过引入纳米材料等物质,与原产品相比脱色效果有所提高。产品的系列化,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水质和不同层次的处理要求.
在真空度为 2 .0 0kPa、4 0℃下从衣康酸废液中减压蒸馏回收有用溶剂,剩余组分经NaOH中和,在氮气保护、5 % (质量分数 )过硫酸钾引发下,在 10 0~ 10 2℃水溶液中聚合 10~ 12h,制得衣康酸聚合物,并研究它在含Ca2+ 2 4 0mg/L、HCO3-732mg/L配制水中的阻垢性能.
研究分析了硫酸生产中含砷废水自身的化学特性,应用H2O2 、废氨水与废水进行氧化 -中和反应及物理化学反应的机理处理含砷废水,并采用自制可溶性钙铁复合絮凝剂物化法深度净化处理,结果表明,排放水可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污泥量小,处理费用低,操作方便,易于管理,为含砷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条新途经
研究了 4株产酸白腐菌在碱性黑液体系中 pH值、固体量、酸析与酸溶木质素、COD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碱性对产酸白腐菌具有抑制作用。S4B、S6B及S5B(pH =9)不能适应碱性环境,S1B和S5B(pH =8)能够适应-定的碱性环境,同时改变体系pH值、木质素和COD。S1B可将环境酸碱度从初始的 pH =8、pH =9下降到 pH =1,即通过产酸与生物降解,去除体系中木质素,COD去除率达 73%。说明产酸白腐菌在碱性黑液中可以发挥产酸与降解的双重功能,可应用于黑液的生物处理
采用细胞生长抑制率、用MTT比色法测量细胞的增殖毒性和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量细胞的凋亡率三项细胞毒性指标,评价了 5种国产活性炭处理饮用水 3a后的使用效果。实验表明 4号活性炭仍具有-定的吸附功能,其他 4种活性炭已经失去吸附过滤作用。此外还对 5种国产活性炭使用效果的时间效应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通过利用臭氧单独以及与钼系缓蚀药剂、磷系缓蚀药剂配合处理工业循环水,观察其缓蚀、阻垢、杀菌的实际使用效果,从试验过程及现象和数据中找出臭氧在实际使用中能达到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步试验提供-些经验.
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酯类对人体及水生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中甲苯的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为 0 .5mg/L、氯仿质量浓度为 1.0mg/L。利用固定液的优选原则,采用混合固定液以解决分离问题,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从而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目前许多大型仪器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都没有提供相应的自动化延时关闭装置,给工作带来不便。经过分析,将主机供电系统与循环冷却水供电系统进行关联,设计了联动电路。实现了正常关机,循环冷却水系统自动延时 2 0min后关闭。既节约了工作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循环 7座逆流式冷却塔经过分期改造,单塔处理能力提高 5 0 %。对逆流式冷却塔的改造技术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就淋水填料、布水器的选型及风道系统的改进作进-步探讨。经过 2a的运行实践表明,改造后-循环的整体冷却能力明显增强,完全能满足生产装置高效运行的要求
介绍了淮钢集团高炉煤气洗涤水系统在采用焦化终冷水作为补充水后,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水质稳定处理前、后的运行状况,以及水质稳定剂NX - 4 80的作用机理
针对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循环水 2 0 0 1年出现的生物黏泥严重超标现象,从工艺介质泄漏、杀菌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黏泥产生的危害,采取相应措施后控制了水质.
通过对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循环冷却水两种水处理方案处理效果的比较,证明复合水处理方案可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用戈尔过滤技术处理磷复肥厂酸性废水,通过 3a多稳定运行,表明污水处理后各种指标优于排放标准,该技术具有生产费用较低、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