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自问世以来关于其水力特性、污泥特性及抗冲击负荷能力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了进行这些研究工作的意义;指出尽管ABR拥有许多优于其他厌氧工艺的特点,但仍然可以通过结构及工艺的改进,处理更多难降解废水,这在我国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和有毒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固定化藻类细胞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实现废水资源的完全再利用,是一项极有潜力的生物工程技术。介绍了固定化藻类细胞去除污水中N、P的一般原理、方法、技术特点及影响去除效率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处理目标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介绍了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BR)在脱氮除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环境微生物学的进展在MBR脱氮除磷领域的发展和运用,指出了MBR工艺的发展方向,提出将来只有和微生物工程技术等结合,MBR脱氮除磷工艺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杀菌剂。详尽叙述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叙述了以氯酸盐、亚氯酸盐为主要原料的化学法和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技术的进展,以及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指出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向着降低成本、简化流程,寻找更廉价的还原剂等方向发展。
采用人工合成的金刚石膜电极进行电化学氧化降解处理污染物的探索工作,已成为环境电化学领域中最为关注的国际性研究热点之一。从电催化氧化降解技术处理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适用于污染物降解处理的高效电极材料应具有的表面特性及其电化学性质。在综述了金刚石膜电化学研究以及应用于污染物处理的工作基础上,结合近期相关的研究结果,论述了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以及对污染物氧化降解的应用和降解机理。金刚石膜电极将是未来环保处理中非常适用、高效、稳定的电极材料。
将两段UASB反应器用于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氨氮的有机废水,结果表明CODCr的去除率>95%,总磷的去除率>55%。第1段反应器进水的CODCr、硫酸盐、氨氮分别在11000、2800、1000mg/L时,硫酸盐、CODCr去除率分别为>96%、>87%;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游离NH3与产生的H2S、VFA、CO2相互作用,有利于厌氧生物处理的顺利进行。第2段反应器进水pH7.7~7.8,出水pH>8.0,CODCr去除率为65%~75%。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两段反应器中占优势的微生物种群不同。
对三氯异氰尿酸(TCCA)消毒法在管道分质供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TCCA消毒管道分质供水,只要控制管网水中余氯质量分数>3.0×10-8,就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并能有效的控制消毒副产物,使管道分质供水具有较好的口感。采用的TCCA消毒法在管道分质供水工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采用MUCT工艺处理秦皇岛市的城市生活污水,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样平均进水水质CODCr=261.90mg/L、NH4+-N=31.55mg/L、TP=3.77mg/L、TN=47.50mg/L,控制泥龄、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运行参数,处理后的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并提出了该技术处理秦皇岛市城市生活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采用电解Fenton法处理阻燃剂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Cr=17108mg/L),其适宜操作条件是:pH=2.0~2.6;电流密度10.8~14.3A/dm2;H2O2起始浓度27~42mmol/L;FeSO4起始质量浓度660~990mg/L;;电解5h。CODCr综合去除率达98.34%,试剂、能量综合利用率136.1%,它既利用了电氧化、电气浮作用,又利用了Fenton试剂的强氧化作用和化学絮凝作用。色质联用分析显示废水处理后的降解产物主要是无毒害的醋酸。
用多孔聚酯泡沫吸附固定絮凝剂产生菌XN1,比较了其和游离菌发酵产絮凝剂的情况,并分别在摇瓶和三相流化床中进行了固定化菌半连续生产絮凝剂的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是XN1菌良好的固定化载体,具有经济、高效等特点。在优化条件下,利用固定化XN1菌摇瓶产絮凝剂可连续达12批次,12批的絮凝剂絮凝活性均>90%;而在三相流化床中产絮凝剂至少可以重复17批,且能一直保持较高的絮凝水平。研究还发现,和游离菌相比,固定化菌生产絮凝剂的生产效率可提高约4倍。
采用负载型纳米TiO2/AC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降解罗丹明B染料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受反应条件的影响较大,其最佳工艺条件:进水罗丹明B质量浓度80mg/L、催化剂为10g/L、pH2.5、H2O2投加量3.5mL/L、反应时间30min,此条件下罗丹明B的光降解率可高达96.1%。
试验对正在运行的生物预处理以及后续处理工艺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生物预处理的出水有机物变化以及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试验表明: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溶解在水中的缘故,生物预处理出水会出现有机物增加的现象,影响了后续处理工艺的去除效果。对出水进行的分子质量分布测试表明,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会产生大量的消毒副产物。生物预处理无法降低水的致突变性。
以稻壳为母体,以阳离子醚化剂为改性剂,合成阳离子型絮凝剂RHNF,并对其性能和应用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选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0℃、m(稻壳)∶m(醚化剂)=5∶1。采用该絮凝剂对生活废水、脱墨废水进行絮凝效果考察,其透光率分别为90.5%、99.5%,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7.98%、98.93%。
以壳聚糖、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色剂处理染料废水,该脱色剂对4种典型的染料的脱色率都>90%。实验表明:当合成温度控制在约50℃、n(壳聚糖结构单元)∶n(双氰胺)∶n(硫酸铝)=1∶4∶1.5、反应时间为2.5h时,合成的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为最佳。实验发现该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要远远高于壳聚糖与硫酸铝的复配溶液。对上虞污水厂废水的处理效果,其COD去除率比使用PAC提高20%以上。
在pH为11.5的Na2B47-NaOH缓冲溶液中,OP表面活性剂存在下,1-偶氮苯-3-(5-溴-2-吡啶)-三氮烯(ABBPDT)与汞发生显色反应,生成2∶1型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105L/(mol·cm)。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的微量汞,Hg2+质量浓度在0 ̄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结果满意。
用开发的阴树脂性能FIA分光光度测定法,对不同厂家的大孔型阴树脂、同厂家的大孔型和凝胶型阴树脂的交换性能、均粒与非均粒树脂的交换性能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FIA法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0),并具有试剂耗量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一次测定给出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平衡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交换速率、利用率等5个参数,可用于对其他各种阴树脂交换性能的理论研究。
对某皮革厂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用来处理印染废水,并对其进行调试。调试选用了萧山某厂生产的新型液体聚合氯化铝,处理效果好于硫酸亚铁,平均CODCr去除率达到了61.78%。同时经调试表明这样一个简单的混凝—好氧处理工艺基本上能保证此类印染废水排放达标。
介绍了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和竖流沉淀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工艺特点及管理要点。
高溶解氧浓度,可使纯氧曝气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絮体颗粒保持好氧活性,因而使其COD去除率、污泥沉降性能都有很大提高,在抗高有机物冲击时,可保持良好的出水合格率。
针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给水净化系统,以南方亚热带地区Ⅱ、Ⅲ类地面水为研究对象,根据CODMn、UV254、消毒副产物和溶解氧的变化,论述了臭氧对生物活性炭的氧化作用、消毒作用及充氧作用;同时从优化运行的角度,提出在丰水期可停止后臭氧接触塔运行的观点。
超音频除防垢技术可以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换热器及常用的锅炉等换热设备中,具有技术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能耗低、无需维护、使用效果好、寿命长、节水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
污水场外排净化污水经过过滤、吸附、杀菌等适度处理可回用作循环水补充水。这一回用技术在中石化济南炼油厂经过几年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试验及现场应用,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着重介绍了工艺条件的选择、回用水质指标的确定及现场处理效果。
介绍了热轧生产的基本概况及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及特点,重点介绍了气浮法在热轧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及沥青渣的回收,以及全套处理设施的经济效益分析。
介绍了已成功实施的炼油、化工和生活混合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到电站中压锅炉的工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