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条件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conditional factors for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permanganate index
收稿日期: 2019-11-28
Received: 2019-11-28
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性的条件指标,不同的条件因素都会影响其测定结果。为找出准确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方法,从实验用水、加热时间、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反应体系的酸度以及滴定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最佳条件,并指出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准确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Permanganate index is a relative conditional indicator, because different conditional factors affect the test results. In order to find out an accurat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rmanganate index,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experimental water, heating time, concentration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standard solution, acidity of the rea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of titration conditions. Meanwhile,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process were pointed ou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permanganate index.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李兰芳, 葛茂中, 刘慧, 舒必涛, 周祖明.
Li Lanfang.
高锰酸盐指数也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简称CODMn),是指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部分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水样中的当氧量根据实验过程中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单位为mg/L。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水体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1〕,它反映的是水体受到有机物及无机可氧化性物质的污染程度,适用于地表水、饮用水等较为清洁的水体的测定。
1 条件因素分析
1.1 实验用水
图1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 11892—1989)规定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实验中,实验用水不得使用去离子水,必须是不含还原性物质的蒸馏水或纯度等达到同等要求的水。史长云等〔5〕将去离子水与重蒸馏水进行了对比,做全程序空白与标准样品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小于2.0 μS/cm(25 ℃)的去离子水与重蒸馏水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丁欣梅等〔6〕探究了普通蒸馏水、无有机物水和高纯水3种不同的实验用水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不同实验用水测定标准样品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为理想。因此在笔者看来,在实验用水的选择上,首要的考虑因素应是空白值的高低而非水的种类。实验用水的空白值越低,即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含量越少,实验结果相对越准确。
顾祥等〔7〕分别对稀释测定和未稀释测定两种情况下不同空白值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发现对于未稀释水样,空白值越大,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越高,产生的误差越大;对于稀释水样,空白值的变化对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偏小。
1.2 加热时间
高锰酸钾法测定的是30 min内高锰酸钾所氧化的水体中的物质的量,而非总有机物含量,因此加热时间会对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产生影响〔10〕。加热时间过短,氧化反应不充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偏低;加热时间过长,氧化率过高,测定结果偏高。
根据《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 11892—1989),以样品放入水浴锅后再次沸腾开始计时,控制加热时间在(30±2)min。以(9.60±0.50)mg/L标准样品为例,取50 mL水样,各进行5次平行实验,不同加热时间下的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加热时间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
加热时间/min | 25 | 28 | 30 | 32 | 35 |
测定质量浓度/(mg·L-1) | 8.86 | 9.28 | 9.72 | 10.09 | 10.39 |
相对误差/% | -7.7 | -3.3 | 1.2 | 5.1 | 8.2 |
由表1可知,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结果在不断增大,当加热时间在28~32 min时,其测定结果在标准样品真值的范围内,而加热时间为30 min时,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值,相对误差最小,因此在高锰酸钾法的测定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加热时间为30 min。
1.3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
理论上说,如果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偏低,则样品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增加,使测定结果偏高;如果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偏高,那么在进行空白实验时,10 mL的草酸钠溶液不能将其完全还原,溶液紫红色无法彻底退去,样品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减少,从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1.4 反应体系的酸度
当体系中加入5 mL(1+3)的硫酸和10 mL高锰酸钾溶液后,MnO4-在酸性条件下得到电子被还原成Mn2+,发生如下半反应:
根据能斯特方程,其氧化电极电位为:
H+浓度越大,φMnO4-Mn2+越大,MnO4-的氧化性越强。因此,反应体系的酸度会对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结果产生影响。一方面,当体系中的酸度过高时,H+浓度显著增大,MnO4-在强酸性介质中变为强氧化剂,使待测样品中原来不能被氧化的物质也同时被氧化,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而另一方面,当体系中的酸度过低时,MnO4-的氧化性较弱,不能使水体中的有机物充分被氧化,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研究表明〔11〕,当体系中加入(1+3)的硫酸试剂时,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好样品酸度,精确配制浓度为(1+3)的硫酸试剂。
1.5 滴定过程的控制
1.5.1 滴定温度
图2
研究表明,在滴定温度过低(低于75 ℃)或过高(高于85 ℃)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增加不断升高。这是因为当滴定温度过低(低于75℃)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逐渐减少,其浓度逐渐增大;当滴定温度过高(高于85℃)时,草酸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分解(H2C2O4→CO2↑+CO↑+H2O),使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一步减少,其浓度逐渐增大。
当滴定温度在75~85 ℃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基本保持稳定,略有升高,如图3所示。
图3
在该温度范围内,反应体系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既不会因为温度过低使反应速率变慢,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使草酸发生分解,该温度范围是适宜于滴定反应的温度。
同理本实验中,高锰酸钾滴定草酸钠的反应,滴定温度应保持在75~85 ℃,使反应体系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保证滴定的准确性。
1.5.2 滴定速度
因此在滴定开始时,速度不能太快,当体系中产生催化剂Mn2+后,才能逐渐加快滴定速度。一般认为在第一滴高锰酸钾滴入锥形瓶中并完全褪色后,溶液中产生了催化剂Mn2+,然后可以开始加快滴定速度,待到滴入锥形瓶中的高锰酸钾颜色褪去变慢时,说明滴定临近终点,要开始放慢滴定速度,以避免过滴的情况出现。
此外应当注意到,如前文所述,75~85 ℃是适宜于高锰酸钾与草酸钠反应的温度,因此,为保证滴定过程在75~85 ℃下进行,滴定速度也不能太慢。这一滴定速度的“快”与“慢”的控制,需要监测人员在日常的实验中多多思考,总结手法经验,才能将滴定速度控制好,保证滴定的精确。
1.5.3 滴定时间
滴定过程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因为滴定时间过长,使反应体系温度下降影响反应进程。研究表明〔17〕,滴定时间应控制在2~3 min内,这样才能保证测定结果可信有效,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此外,应该注意到,滴定时间还应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夏季天气炎热气温较高,体系温度下降得较慢,此时滴定时间可以略长,滴定速度可稍微放缓;而在冬季天气寒冷,体系温度下降得很快,此时应当缩短滴定的时间,保证滴定温度,或者在加入草酸钠后,将锥形瓶重新放到水浴锅中,保证体系温度在70 ℃以上,取出后再滴定。
1.5.4 滴定终点
溶液中的Mn2+和空气中的还原性物质、尘埃都可缓慢使MnO4-还原,使溶液粉红色褪去,因此当滴定至刚出现粉红色且保持30 s不褪,即可视为滴定终点。在实际操作中,因粉红色颜色很淡,不容易观察,因此可在操作台上锥形瓶下方垫一张白色的纸张以便于观察实验颜色的变化。此外,在进行滴定终点判定时,应当尽量确保所有样品的终点颜色一致,才能使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为确保在水浴加热过程中溶液受热均匀,水浴锅水面应比锥形瓶中水样高度高出约1/2~1/3。
(2)该方法只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低于300 mg/L的水样,对于氯离子质量浓度高于300 mg/L的水样,应采用碱性法〔18〕。
(3)加热氧化后体系内应剩余1/2~1/3的高锰酸钾,溶液呈现明显的紫红色。若加热氧化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淡,则说明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应适当减少取样量,经稀释后测定。
(4)加热氧化的开始时间不是锥形瓶放入水浴锅的时间,而应该是锥形瓶放入水浴锅后再次沸腾时开始计时,水浴锅再次沸腾的时间与水浴锅的型号、外界的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2 min。
(5)多个样品加入水浴锅的间隔时间以3~5 min为宜,这为样品之后的滴定过程留下充足的时间。做空白样品时,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因为空白样品还需要进行反滴定操作。
2 结论
(1)实验用水的空白值应小于0.5 mg/L;(2)水浴加热时间严格控制在30 min;(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尽量保持在0.010 0 mol/L;(4)使用(1+3)的硫酸溶液调节体系酸度;(5)在75~85 ℃条件下,遵循“先慢后快再慢”的原则,在3 min内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粉色,并保持30 s不褪。
此外,还有诸如水样中氯离子的浓度、高锰酸钾的消耗量和水浴加热的开始时间等细节问题也需要考虑,在实际分析中,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条件控制,对体系的温度、酸度、加热时间、滴定过程以及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等因素严格把控,才能准确测定水样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
虽然近些年来很多学者都对影响高锰酸盐指数的条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各地实验环境差别较大且实验人员手法各异,同一样品在不同地方由不同实验人员操作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总结前人经验,注意各条件因素的控制,更要结合本地的实验条件以及自身的操作手法,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操作方法。只有在日常的监测分析中,不断地总结思考、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将高锰酸盐指数的分析实验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OD and permanganate index in jiuzhaigou water environment
[J].DOI: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933.994 [本文引用: 1]
提高高锰酸盐指数盲样测定准确度的探讨
[J].DOI:10.3969/j.issn.1001-9243.2010.03.010 [本文引用: 1]
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原理探究与改进建议
[J].DOI:10.3969/j.issn.1003-3807.2010.05.026 [本文引用: 1]
影响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制备准确性的因素探析
[J].DOI:10.3969/j.issn.1008-553X.2014.03.038 [本文引用: 1]
影响酸性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几个关键因素
[J].DOI:10.3969/j.issn.2095-2066.2018.01.012 [本文引用: 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