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处理, 2020, 40(7): 29-32 doi: 10.11894/iwt.2019-0786

试验研究

T型分子筛膜脱盐性能的研究

臧毅华,, 盛春光, 吴巍, 刘宗园, 郑秋红, 陈赞

Study on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 of T-zeolite membrane

Zang Yihua,, Sheng Chunguang, Wu Wei, Liu Zongyuan, Zheng Qiuhong, Chen Zan

收稿日期: 2020-05-22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6ZX05025-004-006
中国海油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  CNOOC-KJ135ZDXM35TJY005-2019

Received: 2020-05-22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臧毅华(1986-),硕士,工程师E-mail:maxzyh1986728@126.com , E-mail:maxzyh1986728@126.com

Abstract

The T-type zeolite membrane was prepared by secondary growth metho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3 L/h of feed flow, 90℃ of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3.5% of sodium chloride, a long period stability desalination test lasted was conducted 196 h.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permeate flux of the membrane was maintained above 4.9 kg/(m2·h), and the ion retention rate remained above 99%.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surface of the membrane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rystal form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was basically intact without obvious de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type zeolite membrane had good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 and hydrothermal stability.

Keywords: T-type zeolite membrane ; permeate flux ; retention rate ; desalination

PDF (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臧毅华, 盛春光, 吴巍, 刘宗园, 郑秋红, 陈赞. T型分子筛膜脱盐性能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J], 2020, 40(7): 29-32 doi:10.11894/iwt.2019-0786

Zang Yihua. Study on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 of T-zeolite membrane.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J], 2020, 40(7): 29-32 doi:10.11894/iwt.2019-0786

相比于传统海水淡化技术,使用分子筛膜进行脱盐处理具有能耗低、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1。目前,研究者已经针对不同类型的分子筛膜进行了脱盐研究,其中研究较多的有MFI型、NaA型和SOD型分子筛膜等2-6。MFI型分子筛膜具有较高的硅铝比,耐酸性最好,但是在脱盐过程中膜通量和截留率都比较低。NaA型和SOD型分子筛膜的硅铝比为1,亲水性强,膜通量和截留率都较高;但是,在高水含量的水热条件下,这两种类型分子筛膜骨架中铝非常容易脱离,进而导致膜表面产生缺陷,造成膜分离性能的下降7-8。T型分子筛膜的硅铝比为3~4,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水热稳定性;并且,T型分子筛膜表面晶体平均孔径为0.36 nm×0.51 nm,介于水和绝大多数离子动力学直径之间9-11。所以,T型分子筛膜可以作为海水淡化的无机分离材料。笔者使用自制平均粒径600 μm的T型分子筛作为晶种,采用真空涂敷法将晶种负载在α-Al2O3载体管表面,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T型分子筛膜;然后,使用T型分子筛膜对氯化钠溶液进行渗透汽化脱盐实验,考察T型分子筛膜的脱盐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试剂

氯化钠(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氢氧化钾(分析纯),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偏铝酸钠(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硅溶胶(固含量25%),青岛市基亿达硅胶试剂厂;四甲基氢氧化铵(有效组分质量分数25%);α-Al2O3载体管(外径12 mm,内径8 mm,长250 mm,平均孔径2~3 μm,孔隙率30%~40%),广东佛山陶瓷研究所;去离子水为实验室自制。

1.2 T型分子筛晶种的制备

将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搅拌;待溶液澄清,依次缓慢加入偏铝酸钠和硅溶胶,搅拌陈化12 h,溶液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比为n(SiO2):n(Al2O3): n(Na2O):n(K2O):n(H2O):n(TMAOH)=1:0.05:0.3:0.1: 30:0.3;陈化后将溶液倒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水热反应釜(100 mL,烟台科立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并放入100 ℃烘箱(UFE500,Memmert)水热晶化24 h。得到的晶种溶液使用离心机(TD5K,东旺仪器),在4 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5 min,之后倒掉上层清液补充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步骤继续离心水洗至上层清液为中性取出晶种。将晶种放入烘箱在80 ℃条件下干燥12 h,之后放入马弗炉(SC-GX0105)在550 ℃条件下煅烧6 h去除模板剂,冷却后得到T型分子筛晶种。

1.3 T型分子筛膜的制备

α-Al2O3载体管外表先后使用800#、1 200#砂纸打磨光滑,之后将载体管先后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和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超声振荡30 min,取出后使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放入烘箱80 ℃烘干2 h,取出待用;使用自制T型分子筛晶种与去离子水制备成1 g/L晶种溶液,之后使用超声分散1 h待用;使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塞堵死载体管一端,另一端连接真空泵;打开真空泵后,迅速将载体管放入晶种溶液中保持5 s,取出载体管后使用医用脱脂棉擦拭载体表面,使管表面晶种层均匀、平整,之后将载体管放入马弗炉在260 ℃下加热固化3 h,之后取出待用;按照n(SiO2):n(Al2O3):n(Na2O):n(K2O):n(H2O):n(TMAOH)=20:1:5.1:1.7:300使用硅溶胶、偏铝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去离子水制备膜合成液,并陈化24 h待用;将载体管两端堵死放入反应釜,并放入膜合成液,在150 ℃下水热反应16 h,之后将膜管取出,使用去离子水将表面清洗至中性,烘干,得到T型分子筛膜。

1.4 T型分子筛和T型分子筛膜的表征和评价

所制备的T型分子筛和T型分子筛膜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D/max-2500型,日本理学株式会社)表征其晶相结构和结晶度;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4800,Hitachi)来观测其表面及截面形貌。

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来测定所合成的T型分子筛膜的脱盐性能。脱盐性能由渗透通量(J)和离子截留率(R)两方面评价,渗透通量J为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内透过膜的物质的总质量,单位kg/(m2·h)。渗透通量由自建膜评价装置进行检测,设备工艺流程见图 1。实验检测方法:向原料罐加入氯化钠溶液,打开循环泵待系统循环5 min,开启加热。待系统达到指定温度,依次打开冷凝器、真空泵,测量单位时间内渗透液罐内液体质量即可得到膜的渗透通量。离子截留率Rj=(RjF-RjP)/RjF,其中RjFRjP分别为原料侧和渗透侧料液中的离子浓度,下角标j代表钠离子或氯离子。进料侧和渗透侧的离子浓度由台式离子计(S220-K,梅特勒-托利多)进行检测。

图1

图1   膜评价装置工艺流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T型分子筛晶种及筛膜的表征

T型分子筛晶种及筛膜的SEM如图 2所示。

图2

图2   T型分子筛晶种和T型分子筛膜SEM


图 2(a)可以看出,晶种晶粒均为圆柱形,柱长约600 nm,直径约150 nm。晶种粒径较小,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适合作为分子筛膜生长的活性中心12;并且小粒径的晶种可以在膜表面涂覆更加致密,更有利于减少膜合成过程中表面缺陷的产生13。而从图 2(b)图 2(c)可以看出,T型分子筛晶粒在载体管表面a & b轴向上交错生长,晶粒成圆柱形,柱长约2 μm,直径约500 nm,表面生长均匀、致密。从截面SEM照片可以看出,分子筛膜与载体连接紧密,有明显分界线,厚度均匀,膜层厚度约10 μm左右,并且晶粒没有进入载体孔道内部从而堵塞孔道。

T型分子筛晶种及筛膜的XRD谱图如图 3所示。

图3

图3   T型分子筛晶种和T型分子筛膜XRD


图 3的T型分子筛晶种XRD可以看出,在2θ为23.9°、13.6°、20.7°的位置显示出很强的T型分子筛的特征衍射峰,且没有其他晶体的杂峰出现。而T型分子筛膜的XRD上,晶化后的膜管同时具有α-Al2O3和T型分子筛的特征峰。

2.2 温度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在进料流量为3 L/h,原料液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5%的条件下,考察温度对T型分子筛膜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 4

图4

图4   温度对T型分子筛膜脱盐效果的影响


图 4可以看出,操作温度从30 ℃上升至90 ℃的过程中,膜通量从3.74 kg/(m2·h)上升至5.25 kg/(m2·h),而离子截留率从99.71%下降至99.34%。这是因为随着温度上升,溶液中分子运动加剧,水分子更容易穿过膜表面,并且随着温度的上升,溶液的流体形式从层流逐渐向湍流过渡,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减弱,过膜阻力也相应的减弱,所以渗透通量会增加14。离子截留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虽然略有下降,但是总体仍保持在99%以上,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上升造成离子运动更加剧烈,更容易通过膜的孔道,进入膜的渗透侧。

2.3 进料流量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在温度为90 ℃,原料液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5%的条件下,考察进料流量对T型分子筛膜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 5

图5

图5   进料流量对T型分子筛膜脱盐效果的影响


图 5可以看出,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加,离子截留率逐步从99.5%下降至99.31%,而渗透通量从3.56 kg/(m2·h)上升至5.42 kg/(m2·h)。随着进料流量的上升,膜表面流速增加,跨膜压差增大,渗透通量也就相应的增加15。但是在进料流量从1 L/h上升至3 L/h的过程中,渗透通量从3.56 kg/(m2·h)上升至5.25 kg/(m2·h),而进料流量从3 L/h上升至6 L/h的过程中,渗透通量仅上升至5.42 kg/(m2·h),增幅明显下降。这可能由于跨膜压差的增大,会使大量的盐沉积在膜表面,堵塞了部分孔道,造成渗透通量不能继续增大。而溶液中的离子在跨膜压差增大的条件下,会更容易穿过膜层,造成截留率的下降16

2.4 氯化钠浓度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在温度为90 ℃,进料流量为3 L/h的条件下,考察氯化钠浓度对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 6

图6

图6   氯化钠浓度对T型分子筛膜脱盐效果的影响


图 6可以看出,随着氯化钠质量分数从0.5%上升至4.5%,渗透通量从6.38 kg/(m2·h)下降至5.19 kg/(m2·h),离子截留率从99.95%下降至99.2%。这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升高,会更多地沉积在膜表面,占据有效的吸附位,从而堵塞孔道9;另一方面,浓度升高也会使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加剧,使得水分子更难穿过膜表面,导致渗透通量的下降。虽然在溶液离子浓度上升的情况下,离子截留率略有下降,但是总体还保持在99%以上,表现出很好的脱盐效果。

2.5 操作时间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在温度90 ℃,进料流量为3 L/h,原料液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5%的条件下,进行196 h渗透汽化脱盐实验,考察T型分子筛膜长时间运行的脱盐效果及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长时间脱盐实验中,前期渗透通量和离子截留率略有下降,但后期基本保持稳定,渗透通量保持在4.9 kg/(m2·h)以上,离子截留率保持在99%以上。这是因为在实验前期,溶液中的离子占据了膜表面的吸附位并达到了平衡,此后在溶液浓度不继续上升的情况下,离子并没有更多地堆积在膜表面。T型分子筛膜脱盐后的SEM图显示,经过196 h的脱盐实验,膜表面已经有正方形的氯化钠晶体,而膜表面晶型依然保持良好,没有产生缺陷。说明在长时间脱盐实验过程中,T型分子筛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 结论

(1)进料流量、操作温度和氯化钠浓度对T型分子筛膜的脱盐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进料流量和温度的增加,膜的渗透通量增大而离子截留率降低;而氯化钠浓度的上升,会导致膜的渗透通量和离子截留率的下降。根据实验数据以及综合考虑操作条件、运行成本和膜的使用寿命,确定进料流量为3 L/h,操作温度90 ℃为最佳的膜脱盐条件。

(2)在进料流量为3 L/h,操作温度为90 ℃,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5%的条件下,196 h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膜渗透通量保持在4.9 kg/(m2·h)以上,离子截留率保持在99%以上,膜渗透通量及离子截留率保持稳定。脱盐后的膜表面晶型基本完好,无明显缺陷,说明制备的T型分子筛膜具有良好的脱盐性能以及水热稳定性。同时,也表明T型分子筛膜是一种可以进行海水淡化的膜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陈赞, 胡毅, 于海斌.

沸石膜在海水淡化及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工业水处理, 2012, 32 (5): 14- 17.

DOI:10.3969/j.issn.1005-829X.2012.05.004      [本文引用: 1]

Li Liangxiong , Liu Ning , Mcpherson B , et al.

Influence of counter ions on the reverse osmosis through MFI zeolite membranes:implications for produced water desalination

[J]. Desalination, 2008, 228 (1/2/3): 217- 225.

URL     [本文引用: 1]

马来波, 张雨山, 姚颖, .

MFI分子筛膜制备及在反渗透脱盐中的应用

[J]. 盐业与化工, 2015, 44 (08): 60- 63.

URL    

Duke M C , O'Brien-Abraham J , Milne N , et al.

Seawater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 of MFI type membranes made by secondary growth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09, 68 (3): 343- 350.

DOI:10.1016/j.seppur.2009.06.003     

Cho C H , Oh K Y , Kim S K , et al.

Pervaporative seawater desalination using NaA zeolite membrane:Mechanisms of high water flux and high salt rejection

[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11, 371 (1/2): 226- 238.

URL    

邢庆达, 周亮, 李华征, .

高性能NaA沸石膜的制备及其脱盐性能

[J]. 化工进展, 2017, 36 (11): 4170- 4175.

URL     [本文引用: 1]

Wenten I G , Dharmawijaya P T , Aryanti P T P , et al.

LTA zeolite membranes:current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pervaporation

[J]. RSC Adv, 2017, 7 (47): 29520- 29539.

DOI:10.1039/C7RA03341A      [本文引用: 1]

Kondo M , Kita H .

Permeation mechanism through zeolite NaA and T-type membranes for practical dehydration of organic solvents

[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10, 361 (1/2): 223- 231.

URL     [本文引用: 1]

Zhang Xiaoliang , Song Xin , Qiu Lingfang , et al.

Synthesis and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ly reproducible zeolite T membranes from clear solutions

[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3, 34 (3): 542- 547.

URL     [本文引用: 2]

Wang Xuerui , Chen Yuanyuan , Zhang Chun ,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flux T-type zeolite membranes supported on YSZ hollow fibers

[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14, 455, 294- 304.

DOI:10.1016/j.memsci.2014.01.006     

Cui Y , Kita H , Okamoto K I .

Zeolite T membrane: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pervaporation of water/organic liquid mixtures and acid stability

[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4, 236 (1/2): 17- 27.

URL     [本文引用: 1]

刘丹, 周荣飞, 林晓.

纳米T型分子筛的合成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 (1): 23- 28.

URL     [本文引用: 1]

徐子雄, 吴红丹, 周志辉, .

两步法制备高性能T型分子筛膜

[J]. 石油化工, 2017, 46 (11): 1403- 1408.

DOI:10.3969/j.issn.1000-8144.2017.11.010      [本文引用: 1]

邢卫红, 王焕章.

微滤和超滤过程中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控制方法研究

[J]. 化工进展, 2000, 19 (1): 44- 48.

DOI:10.3321/j.issn:1000-6613.2000.01.011      [本文引用: 1]

王磊, 福士宪一.

运行条件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17 (10): 1- 4.

DOI:10.3321/j.issn:1000-4602.2001.10.001      [本文引用: 1]

张莉娜, 黄婕, 熊丹柳, .

纳滤膜脱盐及其在海水软化中的应用

[J]. 膜科学与技术, 2012, (1): 101- 105.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