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处理, 2020, 40(8): 120-122 doi: 10.11894/iwt.2019-0203

经验交流

某钢厂蒸发式空冷器的清洗

王潇,

Cleaning for evaporative air coolers of a steel plant

Wang Xiao,

收稿日期: 2020-07-8  

Received: 2020-07-8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王潇(1984—),本科,工程师电话:13662117256,E-mail:tianhuayuans@163.com , E-mail:tianhuayuans@163.com

Abstract

The air coolers of a steel plant were seriously fouled,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tube bundles were completely covered by the scale, which caused it lost the cooling effect. The air coolers were cleaned with sulfamic acid as a cleaning agent. After cleaning, the air coolers' tube bundles were smooth and the cooling capacity was restored, while the corrosion under the scale was not found. The cleaning cost of each air cooler is more than 60 000 RMB which the enterprise can surely afford.

Keywords: air cooler ; fouling ; cleaning

PDF (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王潇. 某钢厂蒸发式空冷器的清洗. 工业水处理[J], 2020, 40(8): 120-122 doi:10.11894/iwt.2019-0203

Wang Xiao. Cleaning for evaporative air coolers of a steel plant.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J], 2020, 40(8): 120-122 doi:10.11894/iwt.2019-0203

内蒙古某钢厂90 t转炉除盐水密闭系统配套的12台蒸发式空冷器管束外壁结垢十分严重,几乎全部被垢物包裹。喷淋水在空冷器内部无法形成喷淋,而是顺着垢层间的缝隙流至接水盘,空冷器完全丧失冷却效果。为不耽误生产,管束内的水改为直排,消耗大量新鲜除盐水,亟需有效解决方案。

1 空冷器清洗预膜方案制定

该钢厂空冷器日常运行水质记录显示其硬度常年高达2 000 mg/L以上,最高时接近3 000 mg/L,最低也在1 200 mg/L以上,平时仅靠投加阻垢剂维护,连续运行12 a未进行任何形式的清洗。

1.1 空冷器概况

单台空冷器喷淋水量为180 m3/h,保有水量15 m3,补水量60~80 m3/h,可冷却除盐水量800 m3/h,设备进出口温差8~10 ℃,设备材质为碳钢。

蒸发式空冷器的喷淋水浓缩速度快、浓缩倍数高,水中硬度、碱度、浊度增长也较快。长期运行其管束表面必然附着大量水垢、微生物黏泥及腐蚀产物,如不及时进行清洗,管束表面附着物会越来越多直至完全覆盖管束,导致管束完全丧失换热能力。

1.2 垢样分析

现场观察空冷器结垢情况发现,管束表面结垢虽然严重,但垢层并不结实紧密,而是松散有孔,应该是长期投加阻垢剂导致成垢物质晶格畸变1,其密度约为1.405 g/cm3,为正常碳酸钙垢密度的一半左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氧化铁、微生物黏泥和少量氢氧化镁。其中碳酸钙约占总质量的70%,氧化铁占10%,氢氧化镁占5%,有机物占15%。

1.3 清洗预膜方案制定

该钢厂所在地区水质硬度较高,属结垢型水质。因经费紧张,空冷器久未清洗。此前该厂对空冷器进行物理清洗,但清洗过程中发现垢层坚硬,高压水枪压力调至50 MPa、用时1周,1台空冷器仍有一半以上垢物无法清除。由于水枪压力太高,经常射穿清洗干净的管束,给设备造成损害,同时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尝试物理清洗2台空冷器未果,厂方认识到虽然化学清洗费用高、操作复杂,但清洗干净彻底、速度快,对设备和人员安全系数高,最终决定进行化学清洗。

1.3.1 垢量的理论计算

每台空冷器有1 100根管束,管束直径25 mm,管壁厚1 mm,长10 m,管束间距38 mm,垢层平均厚度约1.5 cm,则单根管束外表面结垢物质体积为π{(2.5/2+0.1+1.5)2-(2.5/2+0.1)2}×10×100=19 782 cm3。单根管束外表面的结垢量为27.793 71 kg。

每台空冷器管束外表面结垢总质量:1 100×27.793 71≈30 t。

1.3.2 方案制定

其他水处理公司曾提供给厂方的方案主要有2类:(1)理论上溶解1 g水垢需要氨基磺酸约2 g2,则溶解30 t水垢需要氨基磺酸60 t。采用自循环方式进行清洗,每台空冷器接水盘蓄水量15 t,每次按质量分数10%配制氨基磺酸清洗液,一次消耗氨基磺酸1.5 t,需配40次;每次需0.8%缓蚀剂和100 mg/L分散剂,分别为120、1.5 kg,40次分别为4.8 t、60 kg,1台空冷器预计清洗10 d。此类方案的优点是清洗安全彻底,缺点是费用过高、时间过长。仅氨基磺酸费用就高达30多万元,不含辅料和人工费用,而新的空冷器价格在30万元/台左右。所有空冷器清洗完毕需要120 d,此方案被否决。

(2)用盐酸代替氨基磺酸。盐酸比氨基磺酸便宜得多,使用浓度较氨基磺酸高,清洗速度比氨基磺酸快,可极大节省费用和时间。但此方案风险较大,盐酸清洗过程中缓蚀问题不好解决,大量高频率使用浓盐酸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很大威胁。该方案也被否决。

本单位技术人员给出的清洗方案操作安全、清洗彻底,可节省费用和时间。为降低药剂使用费用,尤其是氨基磺酸的使用量,清洗方案必须配合物理清洗一起进行。由于不停产,采用单台空冷器自循环方式逐台停车清洗。

清洗步骤:(1)用5~10 MPa高压水枪对捕雾器翅片、管束和四周格栅进行物理清洗,洗掉松散的垢层和泥污,同时疏通布水器喷头,确保喷头通畅、布水均匀,最后人工清理打扫接水盘。(2)在接水盘中注入新鲜水15 t,配制质量分数10%的氨基磺酸溶液作为清洗剂,配制质量分数0.8%的乌洛托品溶液作缓蚀剂,同时放入称量好的碳钢挂片监测腐蚀速率。打开空冷器的自循环泵开始清洗,每隔10 min测定pH,隔0.5 h测定硬度。当水中硬度不再上升或上升缓慢时结束清洗。(3)清洗后的废酸液加碱进行中和排放,随后立即用5~10 MPa高压水枪对空冷器管束进行冲洗,至洗水呈中性且没有较多垢物冲下时结束冲洗并排放,人工清理打扫接水盘。(4)重复步骤(2)、(3)操作,直至空冷器管束表面目测无明显垢物。(5)化学清洗结束后在接水盘中注入新鲜水15 t,将钝化剂(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按1%的质量分数一次性加入,循环8~10 h即完成钝化预膜。钝化液先用氨基磺酸处理,直到检测不到NO2-再用碱液中和至中性排放。(6)空冷器转入正常运行。

单台空冷器清洗工艺流程如图 1所示。

图1

图1   空冷器清洗工艺流程


接水盘中配制的清洗液由喷淋泵抽至空冷器的布水器中,由喷淋系统即布水器喷头喷洒到待清洗管束上。经过管束的清洗液流到接水盘中,被喷淋泵抽至布水器中,形成闭路循环,清洗液反复清洗管束表面直至丧失清洗能力。在接水盘中重新配制清洗液,继续循环,直至管束表面目测无明显垢物,露出金属本色则结束清洗。

由于有机物主要附着在垢层表面,而空冷器经高压水射流清洗后,垢层表面的有机物基本被清理干净,因此未进行杀菌操作。清洗液丧失清洗能力后立即更换,每次清洗时间较短,故无需投加分散剂。酸洗结束后用高压水枪对管束进行清洗,除可去除残余的酸液外,也可冲洗掉已松动但未脱落的垢层,尽量节省酸的用量。

每台空冷器垢量约30 t,但无需将这些水垢全部溶解,将其从管束上脱离即可。氨基磺酸在溶解碳酸盐垢时会放出大量气泡,起到很好的剥离垢层的作用2。水垢完全从管束表面剥离所需的清洗次数依靠经验进行判断,故清洗第4步中未明确重复次数,根据清洗效果再作决定。综合考虑垢层厚度、成分、总质量等具体情况,同时结合厂方尽量节省费用的要求,最终确定平均每台空冷器清洗5次。

关于是否存在严重的垢下腐蚀,技术人员认为垢下腐蚀情况应该不严重。由于该系统水质硬度一直较高,属严重结垢型水质,其结垢物主要为碳酸钙,故垢下腐蚀情况不用过虑,但不能保证所有管束均无腐蚀,故承诺清洗后漏管率<2%。

1.3.3 费用预算

每次清洗消耗氨基磺酸1.5 t、乌洛托品0.12 t,5次清洗分别消耗7.5、0.6 t;氨基磺酸每吨0.6万元,乌洛托品每吨2万元,共计5.7万元。预膜需要钝化剂0.15 t,钝化剂价格1.5万元/t,计0.225万元。每台空冷器预计清洗2 d,预膜1 d,每天人工费0.2万元,共0.6万元。每台空冷器清洗总价格为6.525万元,12台空冷器共计78.3万元。物理清洗由厂家自行进行,不计算费用。

2 清洗预膜方案的实施与效果

提出方案得到厂方认可后,随即开始清洗工作。第1台空冷器进行第1次清洗时,仅用1 h接水盘水质总硬度就高达32 300 mg/L,此时pH升至2.49;0.5 h后接水盘水质总硬度达到33 100 mg/L,pH升至2.74,总硬度上涨速度已较缓慢,本次清洗可以结束。第2次清洗用时3 h,接水盘水质总硬度高达40 800 mg/L,pH升至2.65,结束本次清洗。如此反复,第1台空冷器共清洗4次,每次化学清洗结束后立即配合物理清洗。该台空冷器此前被结垢物包裹几乎看不见管束,清洗完全结束后没有肉眼明显可见的垢物,几乎全部管束露出金属本色,管束表面光滑光亮,除垢率在95%以上,仅3根管束出现漏管现象,远低于2%的漏管率,清洗效果十分理想。

该厂12台空冷器中3台清洗3次,4台清洗4次,3台清洗5次,1台清洗6次,1台清洗7次,平均清洗4.42次,接近方案中的预计次数,说明方案预估较准确。空冷器的除垢率均在95%以上,漏管率均在2%以下,清洗后管束露出金属本色,随即钝化预膜,预膜结束后空冷器立即恢复正常运行。清洗完7台空冷器时,系统管束内的除盐水已可降温至满足生产需求,不需直排。为缩短时间,后面5台空冷器采用2台和3台一起清洗的方式,全部空冷器清洗完毕一共耗时27 d,每台空冷器平均耗时2.25 d。清洗后,管束进出口温差保持在8~10 ℃,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清洗后对挂片进行监测,碳钢挂片腐蚀速率2.857 g/(m2·h),略低于GB/T 25147—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中金属腐蚀率及腐蚀总量的测试方法重量法》中规定的3 g/(m2·h)。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挂片挂在接水盘里,清洗下来的大量污垢对挂片表面形成刮伤,导致实际监测的腐蚀速率较真实腐蚀速率偏大,如在实验室进行同等条件的挂片监测,其结果远小于国标要求。因现场条件不允许且时间紧迫,未做相应实验。

3 清洗后日常运行建议

为避免再次出现严重的空冷器管束外壁结垢现象,对于此类系统建议日常运行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制定硬度指标,超过指标必须强制换水。建议指标定为≤800 mg/L。(2)适当补充除盐水,如有密闭系统的排污水可作为补水引入该系统,可有效降低系统硬度,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3)定期加酸调节pH,要求pH≤8,降低碱度,延缓结垢。(4)定期投加杀菌剂,在剥离细菌微生物的同时除掉部分垢物。(5)连续投加阻垢剂,磷系药剂要求总磷≥2 mg/L。(6)建议每年清洗1次,防止垢层累积过厚。如目测大部分管束表面有明显垢层应立即组织清洗。

4 结论

(1)氨基磺酸虽然价格较贵,但充分利用氨基磺酸清洗碳酸钙垢的剥离作用,再辅以物理清洗,可大幅减少其用量,清洗效果优良、安全环保,费用不高,为首选清洗剂。

(2)化学清洗与物理清洗要配合使用,既可以节约费用,还可保证清洗彻底、无死角,单纯使用一种方法的清洗效果不理想。

(3)对于结垢型水质,虽然垢层很厚但基本不存在垢下腐蚀现象,可放心清洗。

参考文献

齐冬子.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化学处理[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41- 142.

[本文引用: 1]

周本省. 工业水处理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180- 181.

[本文引用: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