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 | (1)设备简单,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性质; (2)能短时间迅速增加溶解氧含量,防止发黑发臭,提高水体透明度〔2〕 | (1)日常运转费用较高,容易破坏水中生态系统〔2〕; (2)吸附材料达到吸附饱和后的处理再生和污染物重新释放等问题所需人力物力大,处理繁琐; (3)清淤所需的截留和辅助设备多,清理出的淤泥难以处理 | 一般用于前处理,去除一些不溶物质以及用于水体的供氧,例如曝气装置、格栅等 |
化学法 | (1)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有针对性; (2)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去除污染物 | (1)化学药剂可能存在副作用,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投入成本高; (2)一般需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例如物理法; (3)对水环境有要求,不适合大面积的景观水体和天然水体 | 一般用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例如Fenton氧化,或重金属的去除 |
生物法 | (1)反应条件温和,运行要求低; (2)能有效持续地去除水体污染,增加水体中生物的多样性〔2〕 | (1)微生物驯化及代谢过程缓慢,易受外界条件干扰; (2)植物修复易受到季节影响,且有后续刈割或死亡腐烂问题; (3)仅限于生物可降解的污染物处理,不适合处理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27〕 | 一般用于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例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27〕 |
综合治理技术 | (1)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结合,无二次污染,耗能低,操作简单,维护运行费用低; (2)改善生物栖息环境,对自然生态干扰少,适合各类污染水体处理 | (1)水环境不同,营养条件不同,水培植物不易栽培; (2)目前大部分装置难以过冬和对抗台风等极端天气; (3)当前没有制作规范标准且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 | 一般用于去除河、湖、库等自然水体和景观水体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例如生态介质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