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S. obliquus) | 市政污水处理厂进出水 | 生长抑制、叶绿素a浓度、SOD活性、细胞膜完整性 | 72 h | 能够检出部分污水厂出水毒性没有削减,叶绿素a浓度、SOD活性相对更敏感 | 〔87〕 |
藻类(S. obliquus) | 地表水 | 光合作用二阶段(PSII)抑制 | 4.5 h | 39个地点只有一处有抑制作用,化学分析表明可能主要归因于除草剂利奴隆 | 〔12〕 |
四种无脊椎动物 (Lumbriculus variegatus,Chironomus riparius,Potamopyrgus antipodarum,Daphnia magna) | 污水处理厂臭氧化出水 | 存活率、干生物量、羽化时间、胚胎数量、个体数 | 7~28 d | 臭氧化出水对无脊椎动物产生一定抑制,夹杂带丝蚓(L. variegatus)表现最敏感 | 〔88〕 |
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 | 地表水 | 死亡率、孵化率、发育异常(畸形、心包水肿、卵黄囊水肿、血凝、色素沉着、眼缺陷等) | 24~96 h | 对水样进行了浓缩 | 〔14〕 |
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 |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 | 死亡率、亚致死率、遗传毒性(彗星实验)、ABC转运蛋白活性(反应细胞损伤) | 24~48 h | 斑马鱼胚胎实验是废水毒性评估的灵敏有效工具,均测出与对照组显著差异 | 〔89〕 |
黑头呆鱼(Fathead minnow) | 回用水 | 成年雄性鱼血浆卵黄蛋白原含量(反映雌激素活性的生物标志物) | 21 d | 实验组为对照组的0.5~3.2倍,表明影响较小 | 〔90〕 |
斑马鱼(Danio rerio) | 污水处理厂臭氧化出水 | 成年雄性鱼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繁殖成功率、游泳行为 | 21 d | 几个终点均观察到相比对照组异常 | 〔91〕 |
褐鳟鱼(Salmo trutta f. fario)和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 | 臭氧化、活性炭深度处理前后水样 | 肝脏单加氧酶和EROD酶(反映二噁英类物质对鱼类胁迫的生物标志物) | 40~100 d | 该研究支持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有利于改善鱼类健康 | 〔92〕 |
鳌虾(Astacus leptodactylus) |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 | 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TBARS)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 | 24~96 h | 是评价水样引起氧化应激的灵敏生物标志物 | 〔93〕 |
欧洲鲈鱼 (Dicentrarchus labrax) | 毒性实验配制水样 | 乙酰胆碱酶活性(AchE)(反应神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 96 h | — |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