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工艺复合处理ABS树脂生产废水研究
1.
2.
Study on treatment of ABS resin production wastewater by multi-stage processes
1.
2.
收稿日期: 2022-02-06
Received: 2022-02-06
关键词: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罗剑, 李春峰, 仇鑫耀, 徐强.
LUO Jian.
ABS树脂是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1〕,广泛用于制造业及生活中。据统计,2019年全球ABS总产能在1 193万t〔2〕。ABS生产废水成分复杂,含有磷酸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聚合物胶乳及丙烯腈等有毒有害物质,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3〕。随着我国对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传统单一的水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排放要求。有学者开始探究物化+生化结合方式处理ABS废水。赵东风等〔4〕采用絮凝-气浮+好氧法对某石化公司ABS树脂废水进行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8 h内ABS树脂废水COD由770 mg/L降至120 mg/L以下,但不符合现行排放标准要求。刘天禄等〔5〕采用混凝+A/O生物膜法处理ABS生产废水,处理后的废水仅能达到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吕晨伟等〔6〕采用絮凝+MBR+活性炭综合处理ABS生产废水,处理出水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但MBR价格昂贵、易堵塞,存在通量降低、色度去除困难、使用年限短等问题,而活性炭用量大、运行成本高。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研究一种经济有效的ABS废水处理方法。笔者采用混凝-沉淀+SBR+Fenton氧化工艺对ABS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以解决ABS废水出水达标问题,同时有效去除色度。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实验废水取自山东某化工厂经酸碱调节后的ABS树脂生产废水,其pH在6~9,COD在1 900~2 200 mg/L,SS在800~1 200 mg/L,NH3-N在150~180 mg/L,TN在250~300 mg/L,TP在40~70 mg/L,浊度在300~800 NTU。实验污泥取自华东理工大学污水处理站,MLSS约为5 g/L,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有利于驯化研究。
试剂:浓硫酸(纯度98%)、硫酸银、重铬酸钾、氢氧化钠、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30%双氧水(H2O2)、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0)。
1.2 分析方法
COD采用重铬酸盐法测定(HJ 828—2017);NH3-N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HJ 535—2009);TP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GB/T 11893—1989);pH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GB 6920—1986);浊度采用浊度计法测定(HJ 1075—2019);DO采用LH-DO2M便携式水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HJ 636—2012);MLSS采用称量法测定。
1.3 实验设计与方法
ABS废水经混凝-沉淀预处理后进入SBR,经过深度处理后排出,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图1
混凝-沉淀+SBR+Fenton氧化处理工艺
Fig. 1
Process of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SBR+Fenton oxidation
(1)混凝-沉淀预处理。PFS、PAC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分别取100 mL废水置于10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0、100、200、400、600 mg/L PFS及50、100、200、400、600 mg/L PAC,充分搅拌至有矾花形成,向各水样中分别加入10 mg/L PAM,缓慢搅拌2 min后停止搅拌,沉淀20 min。
(2)SBR生化处理。将2 L预处理后的废水加至装有活性污泥的反应器中闷曝2 d,此后每次进出水水量控制在1 L,缺氧、好氧交替运行,运行周期24 h,稳定后逐步提高进水浓度到最大容积负荷。按进水10 min、厌氧6 h、曝气16 h、沉淀100 min、出水10 min的运行模式运行25 d。
(3)Fenton氧化处理。取7份SBR反应器出水各100 mL置于烧杯中,用硫酸调节pH至3~4,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物质的量比1∶7)〔7〕搅拌均匀,静置。反应完成后用NaOH溶液调节pH至10去除铁离子,摇匀后静置沉淀。
2 结果分析
2.1 混凝-沉淀预处理效果
在PAM投加量不变的条件下,考察PFS和PAC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图2
PFS、PAC投加量对COD(a)、浊度(b)、TP(c)的去除效果
Fig. 2
Effect of PFS, PAC dosage on removal rates of COD(a), turbidity(b) and TP(c)
预处理阶段产生的物化污泥主要是投加的无机药剂、沉降的悬浮物以及少部分有机药剂(可忽略不计)。其中无机药剂主要为PFS和PAC,有机药剂为PAM。物化干污泥产量按
式中:Mc——物化干污泥产量,kg/t;
a——悬浮物的污泥转化率,可取0.5~0.7 g/g(以1 g SS可产生的MLSS计);
Q——处理水量,m³/d;
[SS]0——进水中的悬浮物质量浓度,kg/m3;
[SS]e——出水中的悬浮物质量浓度,kg/m3;
KUi ——化学污泥产率系数,kg/kg;
Ui——无机絮凝剂用量, kg/d。
经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预估的物化干污泥量,如表1所示。
表1 物化干污泥量
Table 1
投加量/(mg·L-1) | 50 | 100 | 200 | 400 | 600 | |||||
---|---|---|---|---|---|---|---|---|---|---|
PFS | PAC | PFS | PAC | PFS | PAC | PFS | PAC | PFS | PAC | |
物化干污泥量/(kg·t-1) | 0.93 | 0.90 | 1.10 | 1.00 | 1.22 | 1.20 | 1.35 | 1.29 | 1.47 | 1.41 |
由表1可见,PFS和PAC的投加量越多,物化干污泥的产量越大,且投加PFS的产泥量高于PAC。投加量为600 mg/L时,2种混凝剂的物化干污泥产量均较大,预估每吨污水产出干泥量分别为1.47、1.41 kg。在尽量降低混凝剂投加量避免产生更多污泥的同时要保证去除效果,故最佳投加量选择200 mg/L。
2.2 SBR生化处理效果
2.2.1 SBR运行分析
SBR反应器运行前期,COD容积负荷控制在0.71 kg/(m3·d),运行7 d后发现有大量菌胶团和固着型纤毛虫(聚缩虫、钟虫)出现,且COD去除率达到80%左右,说明污泥活性较好〔10〕。此时加大进水量,提高COD容积负荷到设计值1.12 kg/(m3·d),系统整体运行稳定。
2.2.2 COD去除效果
SBR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见图3。
图3
由图3可知,在SBR反应器启动初期,进水COD从700~750 mg/L逐渐增加到1 000~1 200 mg/L,COD去除率不断提高,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逐渐增强。中后期随着适应该废水的优势菌种不断增多,污泥对废水的处理能力逐渐增强,第22天时进水COD为1 200 mg/L,出水COD为71 mg/L,COD去除率达到最高值94%。稳定运行后,平均出水COD在75 mg/L,整体COD平均去除率为89%。
2.2.3 脱氮效果
SBR反应器对NH3-N和TN的去除效果如图4所示。
图4
由图4(b)可知,运行前期随着进水TN的升高,TN去除率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一方面是由于反硝化菌处于快速生长繁殖对数增长期,另一方面,SBR反应器中TN的去除主要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异养型微生物反硝化菌将废水中的无机含氮化合物转化为N2,该过程易受碳源的影响;而前期进水COD较低,导致系统内碳源不足,影响反硝化过程。当进水COD提高并稳定后,特别是运行13 d后,出水TN平均在9 mg/L。整个运行过程中SBR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81%。
2.2.4 TP去除效果
SBR反应器对TP的去除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2.3 Fenton氧化深度处理
取SBR处理后的废水(COD为74 mg/L,TP为1.2 mg/L),添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进行Fenton反应。保持硫酸亚铁与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不变,按质量比同步成倍增加(FeSO4•7H2O投加量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350 mg/L,对应的双氧水投加量分别为0.125、0.25、0.375、0.5、0.625、0.75、0.875 mL/L),考察COD及TP的去除率变化,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图6
投加量增加倍数对COD(a)、TP(b)去除效果的影响
Fig. 6
Effect of multiple of dosage on removal rates of COD(a) and TP(b)
由图6(a)可见,随着硫酸亚铁和双氧水投加量倍数的增加,COD去除率显著提高。投加量增至3倍时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41%。此后随着投加倍数的增加,COD去除率基本变化不大,出水COD平均在44 mg/L。
由图6(b)可见,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出水TP逐渐降低且维持<0.5 mg/L的水平,去除率也逐渐增加。当投加量增至3倍时,TP去除率可达80%以上;投加量增至5倍时出水TP最低,为0.1 mg/L,平均质量浓度在0.3 mg/L。废水中的磷酸根与铁离子生成难溶的磷酸铁,并与废水中其他难溶物质(如氢氧化铁等)一起絮凝沉淀并被分离。因此,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时需充分考虑废水中的TP含量。
2.4 药剂成本分析
按实验最优值估算ABS废水处理过程的药剂量,其中混凝沉淀阶段的PAM、PFS用量分别为10、200 mg/L;Fenton氧化阶段H2O2和FeSO4·7H2O用量分别为0.5 mL/L、200 mg/L;用于调节pH的硫酸及NaOH用量分别为2.7×10-3 mL/L、8 mg/L。
表2 药剂费用 (Chemicals cost)
Table 2
项目 | 单价/(元·kg-1) | 用量/(kg·t-1) | 费用/(元·t-1) |
---|---|---|---|
合计 | — | — | 1.21 |
PAM | 10 | 0.01 | 0.10 |
PFS | 1.20 | 0.20 | 0.24 |
NaOH | 2.5 | 0.008 | 0.02 |
浓硫酸 | 8 | 0.005 | 0.04 |
30%H2O2 | 1.40 | 0.55 | 0.77 |
FeSO4·7H2O | 0.20 | 0.20 | 0.04 |
3 结论
(1)PAM用量为10 mg/L,采用混凝-沉淀法对ABS废水进行预处理时,PFS的处理效果优于PAC,PFS对废水中COD、浊度及TP的去除率最高为38%、94%、68%;考虑到成本及避免产泥量过多造成二次污染,PFS最佳投加量控制在200 mg/L。Fenton氧化深度处理阶段,硫酸亚铁和双氧水(30%)的最佳用量为200 mg/L、0.5 mL/L。
(2)运行周期保持在24 h,SBR生化处理阶段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94%、81%、84%。
(3)混凝-沉淀+SBR+Fenton氧化工艺能有效处理ABS生产废水,处理后出水COD<50 mg/L、NH3-N<5 mg/L、TN<15 mg/L、TP<0.5 mg/L,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药剂费用预估为1.21元/t,成本较低,对于ABS废水处理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ABS树脂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践
[J].
Practice of treating wastewater from production of abs resin
[J].
2019年ABS树脂生产及市场分析
[J].
ABS resin production and market for 2019
[J].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full⁃scale ABS resin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A case study in Tabriz Petrochemical Complex
[J].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废水的生化处理研究
[J].
Biochem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wastewater produced from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
[J].
A/O生物膜法处理乳液聚合ABS树脂生产废水
[J].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ABS resin production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A/O biofilm process
[J].
1种综合处理ABS生产废水的方法
[J].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thod of ABS production wastewater
[J].
Fenton法预处理ABS废水的试验研究
[J].
Experimental study on ABS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by Fenton method
[J].
混凝-溶气气浮装置预处理ABS树脂废水
[J].
Pretreatment of ABS resin wastewater by coagulation-dissolved air flotation apparatus
[J].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固相物质的形成及处置方法评价
[J].
Forma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evaluation of solid⁃phase substances in 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J].
IC+A/O工艺在造纸废水生化处理中的应用与运行
[J].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of IC+A/O process in biochemical treatment of papermaking wastewater
[J].
Long term operation of a granula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t pilot scale treating a low⁃strength wastewater
[J].
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下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污染物去除性能对比研究
[J].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cultivation and pollutant removal under two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J].
多级A/O工艺处理ABS树脂和SBL胶乳生产废水
[J].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ABS resin and SBL latex production by multistage A/O process
[J].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