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AnMBR | 外加电压 | 0、0.4、0.6、0.8、1.2 V | 当外加电压为0.6 V时,运行性能最佳,COD去除率可达70.6%,较 AnMBR对照组提升49.4%;运行周期延长1.63倍 | 〔4〕 |
MEC-AnMBR | 外加电压 | 0、0.5、0.7、0.9 V | 增大外加电压能增强氢气产生速率与回收率; 当电压分别为0.5、0.7、0.9 V时,库仑效率分别为53%、81%、65%; 当电压为0.7 V时,超过71%的底物能量被转化成富含CH4的 生物气,运行净能耗仅为0.27 kW·h/m3 | 〔12〕 |
MEC-AnMBR | 外加电压 | 0、0.5、0.7、0.9 V | 增大外加电压可显著改善体系运行情况(包括CH4产量及电流密度); 长期施加0.9 V电压会使系统运行性能恶化,促进ARGs的水平基因转移 | 〔38〕 |
MEC-AnMBR | 外加电压 | 0.7、0.9 V | 当外加电压为0.9 V(0.09 kPa/d)时,体系中膜污染情况缓解, 膜污染速率较外加电压为0.7 V(0.18 kPa/d)时显著降低 | 〔23〕 |
反应器构型 | 矩形、 圆柱形 | 矩形装置中膜面有机污染层厚度(0.4 μm)较圆柱形装置(4.0 μm)显著降低; 矩形装置中出水水质优于圆柱形装置 |
MEC-AnMBR | 外加电压 | 0、0.4、0.8、1.2、1.4 V | 1.2 V为最佳电压; 阴极膜可通过排斥带负电污染物,阻碍凝胶层的形成,有效减少膜污染; 最佳电压条件下膜污染速率(1.2 kPa/d)较未加电对照组(2.0 kPa/d)显著降低 | 〔33〕 |
MEC-AnMBR | 外加电位 | -0.5、-1.0、 -2.0 V vs. Ag/AgCl | 电位大小与CH4产生速率无关,但电位越负会促进分解代谢,促使有机物转变为CO2; 电位<-1.0 V时,膜抗污染性能提高,运行周期延长; 电位为-0.5 V时,膜污染情况加剧 | 〔32〕 |
MEC-AnMBR | SCSA | 2、4、8 m2/m3 | 当SCSA为8 m2/m3时,气泡粒径最小;随着SCSA的增大, 气体原位冲刷效果越明显,污染速率越慢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