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处理, 2019, 39(8): 90-93 doi: 10.11894/iwt.2018-0686

油气田水处理

非离子型多支化清水剂的合成及清水性能研究

刘义刚,1, 靳晓霞,2, 邹剑1, 徐俊英2, 肖丽华1, 刘雪2

Synthesis and water pu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non-ion multibranched water clarifier

Liu Yigang,1, Jin Xiaoxia,2, Zou Jian1, Xu Junying2, Xiao Lihua1, Liu Xue2

通讯作者: 靳晓霞,总工程师。E-mail:13820849479@126.com

收稿日期: 2019-06-27  

基金资助: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6ZX05058-003-002

Received: 2019-06-27  

Fund supported: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6ZX05058-003-002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刘义刚(1969-),教授级高工E-mail:liuyg@cnooc.com.cn , E-mail:liuyg@cnooc.com.cn

摘要

以自制1.0 g树枝状聚酰胺-胺化合物和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一种非离子型多支化清水剂产品PM,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光谱表征。以SZ36-1含聚污水为处理对象,用瓶试法对PM进行清水性能研究。结果显示,PM适于含聚污水的处理,在温度为60 ℃、加药量250 mg/L条件下可取得最佳清水效果。

关键词: 聚酰胺-胺 ; 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 ; 酰胺化 ; 清水剂

Abstract

A new type of non-ion multibranched water clarifier is synthesized by amidation reaction with self-made 1.0 g dendritic polyamide-amine(1.0 g PAMAM) and maleic anhydride-acrylamide copolymer(MA-AM) as raw materials, and its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R. The water pu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PM is studied with the wastewater from polymer flooding in SZ36-1 Oilfield by bottl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PM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lymer wastewater, and the optimal purification effect could be achieved when temperature is 60℃, dosage amount is 250 mg/L.

Keywords: polyamido-amine ; maleic anhydride-acrylamide copolymer ; amidation ; water clarifier

PDF (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刘义刚, 靳晓霞, 邹剑, 徐俊英, 肖丽华, 刘雪. 非离子型多支化清水剂的合成及清水性能研究. 工业水处理[J], 2019, 39(8): 90-93 doi:10.11894/iwt.2018-0686

Liu Yigang. Synthesis and water pu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non-ion multibranched water clarifier.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J], 2019, 39(8): 90-93 doi:10.11894/iwt.2018-0686

近年来随着渤海油田注聚受益井数的增加,采出液含聚浓度呈逐渐增大趋势。海上油田老平台在设计阶段未考虑化学驱产出液的处理问题,新平台设计缺少国内外适宜的成熟技术借鉴,使得油田含聚污水处理成为一大难题。而在污水处理流程中,常用的传统阳离子型清水剂与聚合物的配伍性不理想,发生分子间作用使聚合物析出,与油泥结合后逐渐形成黏弹性胶状物,处理流程污堵严重,影响整个化学驱油田油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

树枝状高分子聚酰胺-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纳米级的精确分子结构、分子质量可控性、几何结构的高度对称性、分子内部存在空腔、分子表面有大量活性位点等特点,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1,在生物医药、表面活性剂、光电材料、催化剂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4,近些年在油田水处理领域多有研究与应用5。树枝状高分子聚酰胺-胺及其改性产品代表了一类新兴油田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方向,但其工业应用依然进展缓慢,尤其在油田污水处理方面产品性能依然不足。亟需开发能工业化、适合油田污水处理的新型树枝状聚酰胺-胺改性药剂,以满足现场需求。

笔者以自制1.0 g树枝状聚酰胺-胺化合物和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一种新型非离子型多支化清水剂产品PM,以SZ36-1含聚污水为处理对象,对其清水性能进行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试剂和原料:乙二胺,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丙烯酸甲酯,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马来酸酐,工业级,天津市渤天化工责任有限公司;丙烯酰胺,分析纯,上海市化学试剂三厂。

仪器:BILON-MA-1003S低温恒温磁力搅拌器,无锡比朗实验室仪器制造有限公司;RW20顶置式机械搅拌器,德国IKA集团;Bruker红外光谱仪,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2 新型多支化清水剂产品PM合成

1.2.1 1.0 g树枝状PAMAM的合成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逐代分步合成法6合成了1.0 g树枝状PAMAM。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图1   1.0 g树枝状PAMAM合成路线


将310 g丙烯酸甲酯溶液加入到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置于低温恒温磁力搅拌器中,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23%的乙二胺甲醇溶液156 g,25 ℃下保温反应20 h,在50 ℃下减压蒸馏,得到0.5 g PAMAM的淡黄色液体230 g,收率95%。将所得0.5 g PAMAM溶于200 g甲醇中,慢慢滴加216 g乙二胺,搅拌条件下室温反应20 h,在50 ℃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1.0 g PAMAM 292.8 g,收率99.6%。

1.2.2 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制备

马来酸酐和丙烯酰胺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图2   P(MA-AM)合成路线


向装有机械搅拌、冷凝回流装置的5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 g马来酸酐和4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待水浴加热至80 ℃时,同时滴加质量分数10%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DMF溶液3 g和质量分数为60%丙烯酰胺的DMF溶液266 g。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从无色透明变为棕褐色,降温、过滤、洗涤,45 ℃下真空干燥4 h,得到目标聚合物P(MA-AM),产品收率95%。

1.2.3 清水剂PM合成

合成的马来酸酐-丙烯酰胺(MA-AM)共聚物含有酸酐基团。有机体系中酸酐基团不易水解,可以与1.0 g PAMAM末端活泼的胺基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共聚物接枝到1.0 g PAMAM上,形成多支化产品PM,其合成路线如图3所示。

图3

图3   清水剂PM的合成路线


取100 g 1.0 g PAMAM和50 g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依次置于装有冷凝管、机械搅拌的四口烧瓶中,待加热到60 ℃时,滴加质量分数为60%的P(MA-AM)DMF溶液600 g,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逐渐从DMF中析出,3 h后完成反应,减压过滤,用DMF洗涤产物2~3次,45 ℃下真空干燥4 h,即得清水剂PM,产品收率95%。

1.3 产品表征

采用KBr压片法对清水剂产品PM进行红外光谱表征。

1.4 清水剂性能研究

将PM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0%水溶液。取适量含聚污水,用微量移液器加入一定量PM水溶液,手摇震荡使其充分混合,之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静置,观察记录油水分离状况,并测定含聚污水的浊度去除率和除油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表征

1.0 g PAMAM的红外谱图中,3 279 cm-1处为1.0 g PAMAM中—NH2的特征吸收峰,695 cm-1处为—NH2的面外弯曲振动;1 645、1 558 cm-1处为酰胺键中CONH弯曲振动和混有的C—N伸缩振动,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羰基中双键的强度降低,羰基的特征吸收峰发生位移;1 466 cm-1处为—CH2—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 325 cm-1处为缔合的C—N伸缩振动。

P(MA-AM)红外谱图中无明显单体双键的特征吸收峰(3 100~3 000 cm-1),3 204 cm-1处为共聚物中酰胺键的N—H伸缩振动吸收峰;2 936 cm-1处为饱和C—H键的吸收峰;1 645 cm-1处为酰胺键中C=O伸缩振动峰;共聚物中1 780、1 718 cm-1为酸酐的特征吸收峰,由于受酰胺键的影响,峰位右移。红外谱图分析表明,MA、AM 2种单体发生了共聚反应,得到目标产品P(MA-AM)。

在PM的红外谱图中,原本存在于P(MA-AM)中酸酐的特征吸收峰1 780、1 718 cm-1消失,而1 650、1 561 cm-1处的羰基特征吸收峰面积明显增大,这是由于1.0 g PAMAM中酰胺键的羰基增加,以及酸酐键开环产生的羧基中羰基增加;在3 300 cm-1处有峰出现,此处既含有酸酐键开环产生的羧基又有胺基,与理论值相符。综上所述,PM即为目标产物。

2.2 PM产品的性能研究

所合成PM清水剂为非离子型产品,拟用于聚驱采出液的处理。选取绥中36-1CEPK平台斜板除油器前总管污水样(含油3 100 mg/L,含聚合物88.2 mg/L)为处理对象,初步评价PM的清水性能,并考察温度及药剂加入量对PM清水性能的影响。

2.2.1 PM清水性能初步评价

取污水,65 ℃下加入清水剂,记录震荡2 min后的油水分离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针对绥中36-1CEPK污水的清水剂性能评价

序号药剂加药质量浓度/(mg·L-1脱出水质油相
1空白0黏壁
2阳离子型药剂300较清胶团
3现场药剂(弱阳离子型)300较黑松散絮体
4PM产品(非离子型)300较清松散絮体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1可以看出,加入阳离子型药剂后,在改善脱出水质的同时会形成胶团,造成后续处理困难。而加入非离子型PM后,脱出水水质优于现场药剂的脱出水质,且形成了松散的絮体,即PM产品既与污水中的聚合物相配伍,又能起到较好的清水作用,因此非离子型PM适于该含聚污水处理。

2.2.2 温度对PM清水性能的影响

在PM加药量为300 mg/L时,温度对PM清水效果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图4   温度对清水效果的影响


图4可知,PM的清水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提高,这是因为,温度高时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及分子热运动加剧,增加了相互间的碰撞,有利于絮体聚结及油滴聚并,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清水效果。

温度为60 ℃时,浊度去除率及除油率都接近最佳效果,温度超过60 ℃,其性能不再有明显提升。结合药剂使用的经济性,确定60 ℃为药剂使用的最佳温度。

2.2.3 投加量对PM清水性能的影响

温度为60 ℃时,PM投加量对清水效果的影响如图5所示。

图5

图5   PM投加量对清水效果的影响


图5可知,PM清水剂投加量在150~250 mg/L时,随着投加量的增加,清水性能迅速提高;当投加量提高到250 mg/L时,清水性能不再明显提升。即PM最佳投加量为250 mg/L。

3 结论

(1)以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1.0 g树枝状聚酰胺-胺化合物,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P(MA-AM)聚合物,之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一种非离子型多支化清水剂产品PM。

(2)选取绥中36-1CEPK平台斜板除油器前总管污水样作为处理对象,结果表明,PM适于含聚污水的处理,其在60 ℃、投加量为250 mg/L条件下可取得最佳清水效果。

参考文献

冯世德, 曲红杰, 孙太凡, .

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应用

[J]. 化学工程师, 2014, 28 (11): 40- 42.

DOI:10.3969/j.issn.1002-1124.2014.11.013      [本文引用: 1]

Berchmans S , Arunkumar P , Lalitha S , et al.

Preparation of catalytic films of platinum on Au substrates modified by self-assembled PAMAM dendrimer monolayers

[J].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2009, 88 (3/4): 557- 563.

URL     [本文引用: 1]

Chandra S , Mayer M , Baeumner A J .

PAMAM dendrimers:A multi-functional nanomaterial for ECL biosensors

[J]. Talanta, 2017, 168:126- 129.

DOI:10.1016/j.talanta.2017.03.016     

Aydin H , Senel M , Bozkurt A .

PAMAM type dendritic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pplications

[J]. Solid State Ionics, 2012, 226:1- 6.

DOI:10.1016/j.ssi.2012.07.013      [本文引用: 1]

罗宇佳, 于萍, 罗运柏.

改性聚酰胺-胺在含油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工业水处理, 2016, 36 (5): 63- 65.

URL     [本文引用: 1]

崔玉花, 杨金红, 崔玉, .

高纯度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的合成与表征

[J]. 应用化学, 2012, 29 (5): 498- 503.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