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处理, 2019, 39(9): 67-70, 79 doi: 10.11894/iwt.2018-0697

试验研究

CuO/Al2O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酸性红B的研究

钱建华,, 陈明明, 李君华,, 张丹, 刘琳, 邢锦娟

Study on degradation of acid red B by CuO/Al2O3 catalytic ozone oxidation

Qian Jianhua,, Chen Mingming, Li Junhua,, Zhang Dan, Liu Lin, Xing Jinjuan

通讯作者: 李君华,副教授。E-mail:lijunhua0521@163.com

收稿日期: 2019-07-7  

基金资助: 辽宁省教育厅第三批特聘教授支持计划.  2014-323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  LT2015T001

Received: 2019-07-7  

Fund supported: 辽宁省教育厅第三批特聘教授支持计划.  2014-323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  LT2015T001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钱建华(1964-),博士,教授电话:13941666299,E-mail:qianjianhu@bhu.edu.cn , E-mail:qianjianhu@bhu.edu.cn

摘要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酸性红B,研究了CuO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臭氧流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加入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判断CuO/Al2O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酸性红B的途径。运用XRD、XPS、SEM、EDS、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载体上的铜物种均为CuO,且均匀地分布在载体上。CuO/Al2O3催化剂的加入能够促进臭氧分解羟基自由基降解酸性红B,当CuO负载量为1.0%,催化剂投加量为5.56 g/L,臭氧流量为15 L/min时,具有较好的COD去除率。

关键词: 催化剂 ; 臭氧氧化 ; 印染废水 ; 酸性红B

Abstract

CuO/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for catalytic ozonation of acid red B. Then the effects of CuO loading, catalyst dosage and flow rate of ozone on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ere studied. The hydroxyl radical inhibitor, tert-butyl alcohol, was added to analyze the pathway of acid red B degradation by CuO/Al2O3 catalytic ozonation.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XPS, SEM, EDS, and B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copper species on the carrier are all CuO and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e addition of CuO/Al2O3 catalyst improve the gene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in the ozone oxidation process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acid red B. When the CuO loading is 1.0%, the catalyst dosage is 5.56 g/L, and the flow rate of ozone is 15 L/min, a good COD removal rate was obtained.

Keywords: catalyst ; ozone oxidation ;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 acid red B

PDF (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钱建华, 陈明明, 李君华, 张丹, 刘琳, 邢锦娟. CuO/Al2O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酸性红B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J], 2019, 39(9): 67-70, 79 doi:10.11894/iwt.2018-0697

Qian Jianhua. Study on degradation of acid red B by CuO/Al2O3 catalytic ozone oxidation.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J], 2019, 39(9): 67-70, 79 doi:10.11894/iwt.2018-0697

印染废水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差、色度深、pH变化大等特点,且随着印染技术不断发展和印染材料的增加,使得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处理越来越困难。常见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但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的印染废水,且吸附剂再生的成本较高1-2。生化法需要将好氧法和厌氧法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不适合单独使用,且好氧法使用的活性污泥后处理较为困难3。化学方法中的絮凝法不适用于含有亲水性染料的废水;化学氧化法多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最后一步,且操作复杂;电化学方法对于使用的电极材料消耗较大4。因此,如何高效地降解印染废水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热点问题。

臭氧因具有强氧化性,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处理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COD去除率高、提高可生化性等优点5,但臭氧处理印染废水时,存在臭氧的有效使用率低、运行花费高等缺点6。而加入催化剂后可加快臭氧降解的时间,同时减少了运行时的成本。催化臭氧氧化中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具有较高的COD去除率,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后处理较为困难。而非均相催化氧化使用的催化剂具有处理简便、不会对处理后的水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7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中,选择比表面积大的催化剂载体,有利于活性组分分散在载体上8。Al2O3作为催化剂载体,具有机械强度良好、比表面积较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且Al2O3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9。铜系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其造价低且方便易得10

本研究选用偶氮染料酸性红B作为降解的目标,并采用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法降解酸性红B。以Al2O3为催化剂载体,CuO为活性组分制备催化剂,考察不同条件对CuO/Al2O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硝酸铜、去离子水、硫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Al2O3、酸性红B,工业纯。

主要仪器:臭氧发生器,自制;ISO-9001型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Rigaku Ultima Ⅳ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DNG9146A型鼓风干燥箱、SXL- 1208型马弗炉,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PHI- 1600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美国PE;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日本日立;Autosorb-IQ2-MP型BET比表面积测试仪,美国康塔;LB-201型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仪,青岛路博伟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2 催化剂的制备

首先将市售的Al2O3用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为7,再将Al2O3烘干后备用。配制不同浓度的硝酸铜溶液,用干燥后的Al2O3浸渍该溶液,然后置于烘干箱中干燥,最后置于500 ℃马弗炉中焙烧,制得CuO负载量分别为0.5%、1.0%、1.5%、2.0%的CuO/Al2O3催化剂。

1.3 酸性红B溶液的配制

称取5.4 g酸性红B于27 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制备成质量浓度为200 mg/L,pH为7.34的酸性红B溶液,然后置于反应装置中备用。

1.4 催化臭氧降解酸性红B

催化降解反应在室温(20 ℃)下于自制的臭氧发生器中进行,臭氧以10 L/min的流量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与溶液混合后同时进入催化剂床层,并利用水泵循环反应溶液。以酸性红B溶液的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实验中每10 min取样测定其COD,然后计算COD去除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表征结果

对制备的不同CuO负载量的CuO/Al2O3催化剂进行XRD表征,结果表明,所有催化剂具有相似的XRD谱图,2θ在37.7°、45.9°、67.2°处对应的是γ-Al2O3的晶相衍射峰,与γ-Al2O3的标准卡片JCPDS No.29—0063一致。在2θ=42.5°处对应的是CuO的晶相衍射峰,结果与CuO的标准卡片JCPDS No. 78—0428相一致。CuO负载量分别为0.5%、1.0%时,没有出现CuO的晶相衍射峰,这可能是由于CuO在载体上高度分散所致。当CuO负载量分别为1.5%、2.0%时,出现了CuO的晶相衍射峰,这是因为随着CuO负载量的增加,其在载体表面团聚而使颗粒增大,进而出现衍射峰。

为了进一步确定载体上Cu物种的状态,对不同CuO负载量的催化剂进行XPS表征,结果表明,不同CuO负载量催化剂Cu2p的XPS峰形基本相同,且出峰位置也相同,说明催化剂表面具有相同的Cu物种。结合能分别为933.4、953.4 eV时,对应的分别是Cu2p1/2峰和Cu2p3/2峰,2个主峰之间产生的shake-up伴峰是Cu2+的标志11,Cu2p3/2的结合能为933.6 eV,对应的是CuO中的Cu2p3/2峰。由此可判定催化剂上Cu物种均以CuO形式存在。

为了考察CuO在载体表面的聚集状态,对不同CuO负载量的催化剂进行SEM表征,结果见图1

图1

图1   不同CuO负载量催化剂的SEM

a—0.5%CuO/Al2O3;b—1.0%CuO/Al2O3;c—1.5%CuO/Al2O3;d—2.0%CuO/Al2O3


图1(a)1(b)可知,CuO分布在载体的片层上,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随着催化剂CuO负载量的增加,载体表面的CuO明显增多,有部分CuO颗粒变大,由图1(c)1(d)可知,该结果与XRD的表征结果相一致。

同时,对不同CuO负载量的催化剂表面进行了EDS表征,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CuO负载量催化剂的EDS

催化剂OAlCuCCu质量分数的理论值/%Cu质量分数的实测值/%
0.5%CuO-Al2O332.3962.310.314.990.400.33
1.0%CuO-Al2O340.6654.470.724.150.780.75
1.5%CuO-Al2O338.1756.002.163.671.162.38
2.0%CuO-Al2O344.3646.603.415.631.533.61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1可知,Cu质量分数实测值随着CuO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CuO负载量分别为0.5%和1.0%时,Cu质量分数实测值与理论值接近,表明CuO在催化剂上分布得较为均匀,也可进一步证明催化剂载体表面没有大颗粒的CuO存在。而当CuO负载量分别为1.5%、2.0%时,Cu质量分数实测值高于理论值,这是由于CuO负载量增多,使得CuO在载体表面逐渐聚集长大,进而使表面的Cu质量分数大于体相中的Cu质量分数,由此可判断负载量分别为1.5%、2.0%时,催化剂表面有大颗粒的CuO存在,该结果与SEM表征得出的结果一致。

对Al2O3载体和CuO/Al2O3催化剂进行了BET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载体或催化剂比表面积/(m2·g-1孔体积/(cm3·g-1
Al2O3229.00.594
0.5%CuO-Al2O3225.60.589
1.0%CuO-Al2O3221.30.588
1.5%CuO-Al2O3210.30.580
2.0%CuO-Al2O3200.80.566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2可知,催化剂载体负载CuO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发生了改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随着CuO负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说明负载的活性组分CuO进入到了载体的孔道内。当CuO负载量为2.0%时,比表面积减小为200.8 m2/g,孔体积减小为0.566 cm3/g,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下降,结合SEM的表征结果分析,这可能是由于CuO在载体上发生了团聚现象,从而导致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下降较为显著。

2.2 CuO负载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在催化剂投加量为7.41 g/L,臭氧流量为10 L/min的条件下处理酸性红B溶液,考察CuO负载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图2   CuO负载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2可知,随着CuO负载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CuO负载量为1.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CuO负载量为0.5%时,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少,单位时间内促进臭氧降解酸性红B分子的数量有限,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好。而当CuO负载量分别为1.5%、2.0%时,酸性红B的COD去除率不如CuO负载量为1.0%的催化剂好,可能是由于当负载量增加时载体上负载的CuO颗粒变大,并使得的孔道发生堵塞,导致活性位点减少,进而致使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效果降低。因此,CuO的最佳负载量为1.0%。

2.3 催化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在CuO负载量为1.0%,臭氧流量为10 L/min的条件下处理酸性红B溶液,考察催化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图3   催化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3可知,COD去除率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当催化剂投加量<5.56 g/L,反应30 min时,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COD的去除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这是由于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使反应活性位点增多,臭氧氧化降解速率加快12-13,因此COD去除率也增加。催化剂投加量为7.41 g/L,反应30 min后,其COD去除率与投加量为5.56 g/L时较为接近,这是由于催化剂投加量过大,使得臭氧在溶液的小气泡发生聚集,臭氧的传质速率减小12,因此继续增大催化剂投加量,COD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所以,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5.56 g/L。

2.4 臭氧流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在CuO负载量为1.0%,催化剂投加量为5.56 g/L的条件下处理酸性红B溶液,考察臭氧流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图4   臭氧流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4可知,COD去除率随着臭氧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臭氧流量<15 L/min时,随着臭氧流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增加的较为明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量增大对酸性红B溶液有搅拌的作用14,在搅拌时增加了臭氧与酸性红B接触的次数,从而使得COD去除率增加。而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在该实验条件下是固定的,所以当臭氧流量>15 L/min时,COD的去除率上升幅度会变小。所以在该实验条件下,臭氧流量为15 L/min时足以进行催化降解反应。

2.5 CuO/Al2O3催化臭氧降解酸性红B机理探讨

为了考察CuO/Al2O3催化臭氧中,臭氧氧化是否以羟基自由基为主导,将单独臭氧、臭氧+Al2O3、臭氧+CuO/Al2O3、臭氧+CuO/Al2O3+TBA、CuO/Al2O3处理酸性红B溶液时的COD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见图5

图5

图5   不同工艺处理酸性红B溶液COD去除效果对比


图5可知,降解效果为:臭氧+CuO/Al2O3>臭氧+Al2O3>单独臭氧>臭氧+CuO/Al2O3+TBA>CuO/ Al2O3。考虑到CuO/Al2O3催化剂本身对酸性红B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考察了CuO/Al2O3催化剂对COD的去除效果,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缓慢增加,当吸附30 min时,吸附达到饱和,此时COD去除率仅为27.1%,吸附40 min时COD去除率几乎不变。因此,催化剂的吸附作用对COD去除率的贡献较弱。单独臭氧对酸性红B的COD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20 min后COD的去除率增加的较为缓慢。与单独臭氧相比较,加入Al2O3后臭氧的COD去除率有所增加,反应前10 min,COD去除率增加非常明显,但20 min后COD去除率与单独臭氧的效果相当,说明Al2O3有一定的催化效果,但催化效果维持的时间较短。而臭氧在CuO/Al2O3催化剂作用下,其COD去除率明显要高于单独臭氧和臭氧+Al2O3的效果,反应40 min时,酸性红B溶液的COD去除率可达到72.9%。说明所制备的CuO/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当在臭氧+CuO/Al2O3体系中,加入羟基自由基抑制剂TBA后,COD的去除率明显降低,其去除效果与单独臭氧的效果基本一致。由此可推断,催化臭氧氧化作用途径是催化剂催化臭氧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再与酸性红B分子相互作用进行降解,而单独臭氧降解途径是臭氧分子直接与酸性红B分子相互作用对其进行降解。

2.6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在催化剂CuO负载量为1.0%,臭氧流量为15 L/min,催化剂投加量为5.56 g/L的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将每次使用后的催化剂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后于100 ℃烘干,再重复进行下一次的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重复使用7次,反应40 min后,COD去除率没有明显下降,其COD去除率仍在70%以上。在重复使用第8次后,COD去除率明显降低,但仍达到59.2%,说明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

3 结论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Al2O3催化剂,其催化臭氧降解酸性红B具有较好的COD去除效果。CuO负载量为1.0%、催化剂添加量为5.56 g/L、臭氧流量为15 L/min、反应40 min时,酸性红B溶液的COD去除率可达到72.9%。在臭氧+CuO/Al2O3反应体系中加入TBA后,催化降解效果与单独臭氧的效果相当,说明制备的CuO/Al2O3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催化臭氧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再与酸性红B反应,进而实现降解。制备的CuO/Al2O3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反应40 min时,其COD去除率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

参考文献

任南琪, 周显娇, 郭婉茜, .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化工学报, 2013, 64 (1): 84- 94.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1.011      [本文引用: 1]

和彬彬.焦化废水处理中利用有机溶剂再生活性炭的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 2010.

URL     [本文引用: 1]

耿云波, 刘永红, 赵鹏飞.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0, 41 (4): 1- 4.

DOI:10.3969/j.issn.1009-2455.2010.04.001      [本文引用: 1]

张明全, 王一佳, 曾思超, .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降解活性橙X-GN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

[J]. 表面技术, 2017, 46 (7): 128- 133.

URL     [本文引用: 1]

章飞芳.化学氧化活性染料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D].大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3.

URL     [本文引用: 1]

Kasprzyk-Hordern B , Ziólek M , Nawrocki J .

Catalytic ozonation and methods of enhancing molecular ozone reactions in water treatment

[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03, 46 (4): 639- 669.

DOI:10.1016/S0926-3373(03)00326-6      [本文引用: 1]

Hu C , Xing S , Jiuhui Qu A , et al.

Catalytic ozonation of herbicide 2, 4-d over cobalt oxide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zirconia

[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8, 112 (15): 5978- 5983.

DOI:10.1021/jp711463e      [本文引用: 1]

王越.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及催化合成碳酸二异辛酯[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URL     [本文引用: 1]

Vittenet J , Aboussaoud W , Mendret J , et al.

Catalytic ozonation with γ-Al2O3, to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of refractory organics in water

[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15, 504:519- 532.

DOI:10.1016/j.apcata.2014.10.037      [本文引用: 1]

谢古月, 廉畅.

催化湿式氧化铜系催化剂研究进展

[J]. 山东化工, 2016, 45 (15): 50- 51.

DOI:10.3969/j.issn.1008-021X.2016.15.018      [本文引用: 1]

纪红兵, 何运兵, 黄丽泉, .

镍与铜的相互作用对于苯甲醇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J]. 化工学报, 2008, 59 (1): 84- 89.

DOI:10.3321/j.issn:0438-1157.2008.01.014      [本文引用: 1]

郭春芳, 张淑芬.

纳米ZnO的合成及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J]. 印染, 2013, 39 (8): 14- 16.

URL     [本文引用: 2]

石淑云, 任百祥.

新型杂多酸盐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

[J]. 应用化学, 2016, 33 (5): 577- 582.

URL     [本文引用: 1]

张玉.臭氧在模拟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