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吸附作为一种有效的去除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几年虽然提出了许多吸附模型,但生物体的吸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生物吸附过程受生物体本身的性质、处理水的种类、离子强度、pH、反应动力学、反应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生物体在吸附和脱吸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可逆性,并且这种生物体大量存在,因此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外生物吸附法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作者介绍了纳滤膜的特性及其独特的分离特点,高分子纳滤膜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的制备原理、制备要点,国内外纳滤膜在生产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当前已商品化的几种主要的纳滤膜的材质.最后简单介绍了纳滤膜在水处理、食品、生化、医药、染料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指出今后的发展将着重于传质机理、新的膜材料及集成工艺开发等方面.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受原煤性质、炼焦工艺、焦化产品回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成分复杂多变,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利用传统的方法和工艺处理焦化废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处理焦化废水.作者介绍了焦化废水的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过程中所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这些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对焦化废水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含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报道了以活性炭、树脂、矿物、废弃物和一些新材料为吸附剂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上述方法处理染料工业废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技术的发展前景.
首先系统地介绍了阻垢剂的种类及阻垢机理,在此基础上粗略地阐述了各类阻垢剂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现状,并详细描述了同类型阻垢剂之间阻垢能力的差异、不同类型阻垢剂之间及同类型阻垢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其次对目前新开发的绿色环保型阻垢剂的性质、研究及其应用做了概述性的介绍;在论文的最后阐述了今后反渗透阻垢剂研究的方向及我国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概况.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1.8~3mg/L,研究去除二级出水中氟离子对超标的地下水或其他高氟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主要研究了硫酸铝混凝除氟工艺,并提出和探讨连续微滤膜分离技术(CMF)和铝盐混凝组合除氟的新工艺.CMF系统出水中氟离子质量浓度小于1mg/L,系统出水的SDI值小于3,悬浮物质量浓度低于5mg/L,浊度低于0.5NTU,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通过采用焙烧工艺合成高纯铝酸钙,制备高效氯化铝钙混凝剂的方法,研制一种生产高效絮凝剂的新工艺技术;对焙烧和酸溶工艺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应用该混凝剂对本钢转炉集尘洗涤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氯化铝钙可提供Ca2+,压缩了带负电的双电层,有效地破坏了胶体稳定性,使悬浮颗粒凝聚能力增强.
生态工程系统(EES)处理无毒啤酒工业废水是实现低成本废水资源化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h时,上流式污泥反应器(UASB)对COD的去除率约为67%~79%,均值为76.3%;渗滤式湿地生物生态系统(IWBE)对TP的去除效果非常理想,平均去除率为98.5%;整个EES对实验废水COD去除率的均值是96.3%,对TP去除率平均为98.9%.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本系统是实现物质全息化价值链循环和污水处理产业生态化的可行途径.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置换、清洗是凝结水混床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混床的出水质量和自用水率.作者对凝结水精处理中使用的大孔型树脂在上述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置换排水pH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阳、阴置换终点时应控制的pH;取得了树脂清洗排水水质变化特点,提出了阳、阴树脂单独清洗时终点应控制的电导率值,得出了阳、阴树脂过多单独清洗是没有必要的结论.
利用炼油催化剂厂废水玻璃母液和其他成分合成了絮凝剂RP-001,用于综合废水处理.试验了RP-001的絮凝特性及影响因素,并与聚合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RP-001用于废水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水温和pH适用范围宽,絮体形成速度快,絮粒密度大,沉降速度快等特点,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大于97%.
针对油田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性物质、可生化性差、水质变化大的特点,本实验设计时充分利用生物处理应用范围广,经济合理的特性,采用了“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工艺对辽河油田废水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后期,出水COD质量浓度为147~160mg/L,去除率高于60%;石油类质量浓度为1.00~1.16mg/L,去除率高于89%;挥发酚质量浓度为0.023~0.068mg/L,去除率高于80%;氨氮质量浓度为1.00~1.28mg/L,去除率高于75%.
对镇海炼化公司原油码头的压舱水和油罐脱水等主要污水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对原油码头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找出了难生化处理的高氯含油压舱水和氧化塘的菌藻过度繁殖是影响原油码头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关键,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提出了原油码头污水优化处理方案,为原油码头污水处理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污泥由浓缩到脱水过程中会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而释放大量的磷,从而直接影响出水总磷的排放.仪化污水处理场生产、生活污水的总磷质量浓度基本在10mg/L以下,而场内污泥浓缩、脱水过程中排放的回流水总磷的最大质量浓度达到40mg/L,这部分磷对装置出水总磷的合格排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物理化学法,在回流水中投加有机或无机混凝剂,可去除大量的磷.实验证明,当回水中TP的质量浓度为20mg/L左右时,工业硫酸铝的投加量达40mg/L,即能获得80%以上的除磷效果,同时还能去除40%左右的COD.
目前水中氯化物的测定采用铬酸钾指示法,不适用于含有其他能与Ag+生成沉淀物质水样的测定,而锅水中能与Ag+生成沉淀的干扰物质含量较高,特别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时,锅水氯离子的测定误差就更大,无法真实反映锅炉水实际情况.通过试验,在酸性条件下,采用铁铵矾作指示剂进行沉淀滴定,可消除干扰,获得较高的测定结果.
详细描述了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去离子水中的微量Ca2+Mg2+,Fe3+,NaCl和SiO2等杂质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去离子水进行测定,证明该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实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总结出规律,降低了分析频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印钞综合废水的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有机物浓度及色度高,针对该废水的水质特点,选择以水解酸化和好氧生物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结合辅助化学沉淀方法.该项目设计规模为1100m3/d,进水CODCr质量浓度平均为330mg/L,最高达到1600mg/L,连续运行表明,出水的CODCr质量浓度平均在20mg/L左右,最高为74mg/L,其余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表明该处理工艺对印钞综合废水的处理具有较好的针对性,达到了设计要求.
用微型水轮机回收冷却塔进塔水头取代冷却塔的电机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实践证明,水轮机在冷却塔的成功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介绍阳双室双层浮床再生操作的一种改进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找到最佳再生参数,使再生剂比耗降至1.1.此阳床再生方法在大庆石化公司热电厂脱盐水装置中得到应用,有效的降低了硫酸消耗,同时又大幅度的减少了再生废液排放的中和用碱量,经济效益显著.
介绍间歇式活性污泥(SBR)法处理阿胶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设计的SBR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1年多的运行表明,处理后各项主要水质指标均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介绍了浅除盐技术的原理,运用浅除盐技术可以使锅炉软化水进一步提质为浅除盐水.工程实际运行表明:炉水碱度及溶解固形物质量浓度分别从改造前的30mmol/L和3800mg/L降到8~10mmol/L和2500~2800mg/L,炉水的pH可稳定在10~12之间,能满足国家标准中对低压锅炉炉水水质要求;锅炉排污率可从原先的25%降至16.5%,因此浅除盐技术可以实现锅炉的稳定运行,提高蒸汽质量,同时还降低了运行费用.
采用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T法)处理肉类加工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的SS,CODCr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752mg/L,1647mg/L,764mg/L的条件下,外排废水的SS,CODCr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50mg/L,65mg/L,10.1mg/L.
炼油厂冷却器的介质泄漏是造成循环冷却水水质异常的主要原因.当泄漏介质为液态油料时,使循环水的浊度增加.当泄漏介质为气态(石油炼厂气)时,对水质影响较大,不仅会导致浊度上升,pH还会降低.当系统使用的水稳剂属于“有机磷-锌”系配方时,总磷和锌离子的浓度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
汾酒厂对厂内原有污水站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于酿酒冷却、绿化、冲厕等杂用.为确保项目的可靠性、经济性,一些新的正在推广的水处理技术未作考虑.经方案比选,最终确定的工艺流程为现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新建的深度处理滤池过滤后消毒回用.该工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出水水质全面达标.
制备高纯水用的反渗透-电去离子(RO-EDI)脱盐系统首次被应用于印刷电路板行业的工业废水回用处理中.作者介绍了这种应用系统的特点及除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处理工艺流程.作者所发明的等孔隙填充床电渗析器正在某印刷电路板公司废水回用处理系统中经受实用运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