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铁军. 深井曝气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J] . 煤矿环境保护, 2000, 14(1) : 38-39
[2] 许保玖, 龙腾锐.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M] . 第2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30
[3] 王化伟, 王欣, 张桂梅. 加压曝气的工艺研究[J] . 环境保护科学, 1994, 20(1) : 34-36
[4] 明欲晓, 曹敬华. 压力生物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J] . 中国给水排水, 1996, 12(4) : 6-9
[5] 杨秀强, 刘新亭.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增塑剂生产废水试验研究[J]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6, 18(2) : 21-23
[6] 吴慧英, 黄晟, 施周, 等.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 . 给水排水, 2003, 29(6) : 36-38
[7] 曹敬华, 明欲晓. 压力对加压生物反应器氧转移的影响[J] .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18(9) : 34-36
[8] 李润良, 陈平, 于容朴, 等. 加压纯氧曝气生化法处理亚铵法木浆中段水的研究[J] . 河北化工, 2002, (3) : 40-41
[9] 陈立波, 郭景海, 隋新, 等. 加压曝气生物反应器及其工艺设计[J] .环境工程, 2002, 20(3) : 25-27
[10] 陈新, 隋军. 射流曝气压力反应器—膜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J]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2001, 14(4) : 35-39
[11] Krauth K H, Staab K F. Pressurized Bioreactor with Membrane Filtra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J] . Wat. Res., 1993, 27(3) :405-411
[12] 明朗, 曹敬华. 加压曝气生物氧化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1998, 14(3) : 8-10
[13] 张华, 田晴, 陈季华. 加压富氧生物活性炭在碱减量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 给水排水, 2004, 30(4) : 46-49
[14] 陈立波, 黄有诚, 柏承志. 加压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P-SBR) 的研究[J] . 给水排水, 2000, 26(11) : 9-11
[15] 修光利, 吴生, 金人中, 等. 加压上流式好氧污泥床(PUASB) 法处理制药废水初探[J] . 环境科学, 1999, 20(1) : 47-50
[16] 宋宽秀, 张金利, 王一平, 等. 喷射环流生物反应器性能及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J] . 水处理技术, 1999, 25(5) : 297-302
[17] 王凤翔, 黄江丽, 赵安仁, 等. 丁辛醇废水处理的研究[J] . 中国给水排水, 1995, 11(3) : 13-18
[18] 明朗. 煤加压气化废水加压曝气生物处理研究[J]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8, 11(2) : 17-19
[19] 陈立波, 柏承志, 苏宏, 等. 乙醛废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1999, 16(4) : 23-26
[20] Lazarova V, Manem J. Biofilm characterization and activity analysis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J] . Water Research, 1995,29: 2 227-2 245
[21] Uemoto H, Saiki H. Behavior of immobilized nitrosomonas europaea and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in tubular gel for nitrogen removal in wastewater [J] . Prog. Biotechnol., 1996, (11) : 695 -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