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锡康. 难降解废水治理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305-307.
[2] 郑淑棣. 活性污泥处理含吡啶等废水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1985,6(5):47-51.
[3] 米治宇. 前置反硝化技术在丙烯腈废水处理中的成功应用[J].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26(4):23-26.
[4] 赵文辉,米治宇. 生物脱氮技术在丙烯腈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炼油与化工,2004,15(1):23-25.
[5] 朱广汉,李春光. 污水生物脱氮工程技术参数的探讨[J]. 中国给水排水,2009,25(4):105-108.
[6] 刘璐,唐黎华. Sohio法丙烯腈生产废水处理现状[J]. 上海化工,2011,36(2):20-24.
[7] 赵军平,桂洪杰. 含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与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2):113-116.
[8] 李松良,林华东,王鹏. 生物脱氮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影响因素[J].能源环境保护,2007,21(4):16-19.
[9] Landi A I,蒋明,林大泉,等. 高氨氮低碳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研究[J]. 化工环保,2009,29(6):492-495.
[10] 朱海兴,王加华,徐嘉莹,等. 以废碱液为碳源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J]. 化工环保,2010,30(6):523-525.
[11] 朱海兴,仝明,林大泉,等. 处理腈纶废水的组合工艺[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40(8):57-59.
[12] 廖小兵,许玖英,罗慧东,等.厌氧氨氧化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1):1679-1684.
[13] 宫玥,吴立波.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废水脱氮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沼气, 2007,25(5):3-7.
[14] 亢悦. 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及其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2,40(11):50-52.
[15] 王凯,王淑莹,朱如龙,等. 短程硝化联合厌氧氨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启动[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4(5):2136-2143.
[16] 梁伟刚.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脱氮工艺在污泥水处理中的应用[J]. 净水技术,2011,30(3):44-46.
[17] 薛占强,李玉平,李海波,等.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工艺处理焦化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15-19.
[18] 潘建通,张华,孟涛,等. 生物倍增工艺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及应用[J]. 给水排水,2008,34(11):56-59.
[19] 邢超,李红娟,李殿国,等. SBR与生物倍增技术处理丙烯腈污水对比[J]. 弹性体,2011,21(5):67-69.
[20] 庞会从,王振川,邓晓丽,等.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24(2):81-85.
[21] 席彩文,刘彬彬.臭氧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11):15-17.
[22] 刘建广,夏鹏,祁峰,等.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2010,36(12):11-14.
[23] 吴耀国,赵大为,焦剑,等. 臭氧化的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作用机理[J]. 材料导报,2005,19(10):8-11.
[24] 董淑福.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13,33(4):58-60.
[25] 凌珠钦,汪晓军,王开演.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J]. 应用化工,2008,37(8):917-920.
[26] 李达宁,汪晓军. 曝气生物滤池-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J]. 工业水处理,2009,29(11):7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