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邹龙生, 王国庆. 有机净水剂的现状和未来[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2, 31(4): 22-24.
[2] 韩晶, 张小燕, 余中. 我国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J].精细石油化工, 2001(3): 38-42.
[3] 董银卯, 徐理阮, 何亚明. 有机净水剂的研制及应用[J]. 北京轻工学院学报, 1994, 12(2): 45-51.
[4] 汤继军, 高枫.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脱色剂的研究及应用[J]. 工业水处理, 2002, 22(4): 27-28.
[5] 常青, 陈野.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J]. 环境科学, 1999,20(1): 87-90.
[6] 常青. Ca(OH)2-PDADMA-PAM法絮凝处理制革废水[J]. 环境科学学报, 1994, 14(2): 216-221.
[7] 吴伟, 韩哲茵, 江少明, 等.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油气田环境保护, 1996,6(4): 4-7.
[8] 李万捷, 赵彦生, 温亚龙. 两性有机高分子净水剂的合成[J]. 水处理技术, 1994, 20(1): 33-38.
[9] 林芸, 李万捷.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6, 12(4): 136-139.
[10] 甘光奉, 甘莉. 我国改性淀粉净水剂的开发与应用[J]. 工业水处理, 1996, 16(6): 1-2.
[11] 宗彦邦, 胡玉辉, 曲人伟, 等. 阳离子淀粉衍生物HY6 的净水性能[J]. 油田化学, 2003, 20(4): 345-346.
[12] 李琼, 肖晶, 刘毓宏. F691 有机磷酸基接枝改性水处理剂LXL-A的制备[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0(1):41-42.
[13] 潘碌亭, 肖锦. 天然高分子改性多功能水处理剂FIQ-C 的制备及应用[J]. 工业水处理, 2001, 21(1): 13-16.
[14] 吴冰艳, 余刚. 新型脱色净水剂木素季铵盐的研制及其絮凝性能与机理的研究[J]. 化工环保, 1997, 17(5): 268-272.
[15] 李治, 庄旭品, 刘小非, 等. 壳聚糖衍生物—— 新型的高效水处理剂[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1, 9(19): 9-10.
[16] 吴根, 罗人明, 罗晓. 香草醛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洗毛废水絮凝处理性能的研究[J]. 精细化工, 2001, 18(8): 464-466.
[17] 黄惠莉, 林文銮, 陈建新. 羧甲基壳聚糖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3(2): 177-179.
[18] 崔广华, 刘永新. 羧甲基壳聚糖席夫碱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3, 25(3): 76-79.
[19] 程发, 李厚萍, 魏玉萍, 等.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制备及对Cu(Ⅱ)的螯合性能[J]. 天津大学学报, 2002, 35(3): 362-366.
[20] 周孙英, 王津, 陈革林.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J]. 福建化工, 2002(1): 4-7.
[21] 蔡伟民, 叶筠, 陈佩玺.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J].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9, 21(4): 1-4.
[22] 叶筠, 蔡伟民, 沈雄飞.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对炼油废水的絮凝和灭菌性能[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8(4):108-111.
[23] 谭淑英, 汪玉庭, 彭长宏, 等. Schiff 碱型和仲胺型壳聚糖冠醚对金属离子的络合吸附性能[J]. 应用化学, 1999, 16(1): 98-100.
[24] 汪玉庭, 彭长宏, 唐玉蓉, 等. 交联壳聚糖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J]. 环境化学, 1998, 17(4): 349-354.
[25] 庄源益, 李彤, 戴树桂, 等. 生物净水剂除浊脱色作用的初步研究[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7, 10(4): 5-8.
[26] 吕向红. 微生物净水剂[J]. 化工环保, 1995, 15(4): 211-218.
[27] 李风琴, 张志强, 林波, 等. 微生物净水剂MHXGS2 处理靛蓝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J]. 江西化工, 2004(4): 121-124.
[28] 李兆龙, 虞杏英. 微生物净水剂[J]. 上海环境科学, 1991, 10(9): 45-46.
[29] 董银卯, 梁瀛洲, 陈刚. 聚胺类净水剂的合成及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1995, 11(4): 25-27.
[30] 崔小明. 国内外水处理剂发展现状及建议[J]. 企业技术开发,1998, 17(9):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