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DMDAAC) 是一种价格较低的阳离子型聚季铵盐电解质,有着广泛的用途。作者对DMDAAC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做了概述,指出了影响其聚合的因素以及提高其性能的措施,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报道了二氧化氯在不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组合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效果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根据紊流水力特征研究絮凝动力学问题,分析絮凝动力因素,得出了主要作用力及主导作用力。认为紊流运动可以看成是各种不同尺度的涡旋运动迭加于平均流速束的结果,涡旋运动产生的剪切力和离心惯性力是絮凝颗粒产生接触碰撞的主要作用力,而涡旋剪切力是絮凝反应的主导动力。为提高絮凝效率提供了技术途径。
应用电化学理论对纯水级脱盐水的pH 值与电导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电导率小于0-2 μS/cm 的脱盐水,其pH 值必然在6-3 ~7-9 范围内。对纯水级脱盐水而言,pH 值由7 每降低1,则电导率就大约增大到原来的10倍。手动取样分析脱盐水的pH值,其误差主要来自空气的影响。
对以活性污泥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过程进行了包括达标排放、微污染和急性毒性指标在内的效果评价。指出以常规指标判断,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出水满足国家达标排放的要求,但是处理过程对有机微污染和急性毒性的去除效果却十分有限。
建立了接触氧化塔废水处理的一维混合池模型,并模拟接触氧化塔处理石油工业废水的氨氮去除过程,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模拟计算,进一步了解填料的比表面积和外传质系数对处理速率的影响情况。这对于生物膜法废水处理过程的设备设计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制备了纳米结构TiO2 膜及光透电极,并以此作为工作电极和光催化剂,研究了光电催化方法对水溶液中染料的降解效果。分析了温度、初始浓度、外加偏压等工艺因素对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并进行了光降解和光催化降解方法的对比试验。同光致分解、光催化降解相比,光电催化降解对三种染料一品红、铬蓝K、铬黑T 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
记叙了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分子量超过1 500 万的高分子阴离子絮凝剂TX-209,其应用于炼钢厂转炉除尘水,絮凝效率优于钢厂常用的聚丙烯酰胺PAM(3 # 药) ,且运行成本下降了30 % .
采用燃煤电厂的粉煤灰作原料制备聚硅酸铝(PSAA)混凝剂,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凝聚和絮凝等反应来处理电厂含氟废水。结果表明,本法处理含氟废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并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研究了含氮杂环天然高分子改性水处理剂FNP-C在1-0 mol/L 盐酸溶液中对A3 钢的缓蚀性能。评价了投加量、温度等对缓蚀性能的影响,比较了FNP-C、EDTMP、CG-A 的缓蚀能力,考察了FNP-C与EDTMP的协同缓蚀作用,探讨了FNP-C的缓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FNP-C在中低温、低浓度盐酸介质中对A3 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高效有机农药多效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其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大、碱性强,对环境水体污染十分严重,难以用普通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作者探讨采用真空蒸馏-空气吹脱法处理多效唑生产废水,结果表明,无机污染物完全被去除,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98 % 以上,基本上消除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作者着重介绍了以氮氧化物为催化剂,以填料塔为反应器,以钢铁酸洗废液或铁屑为含铁原料合成聚合氯化铁工艺。同时对于该气液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解决措施进行了讨论。
用稀碱液及CS2 将羽毛改性,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结果表明改性羽毛能有效地吸附Pb2+ 、Cd2+等重金属离子,并可进行再生循环使用。
针对印染废水水质特点,对聚合物的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合成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系统实验,确定出适用于处理印染废水中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利用该聚合物处理印染废水,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通过分别测试戊二醛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7326) 两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单独作用和复配后的杀菌率,用协同指数来分析和判断两者复配后是否存在的协同效应,并找出了理想的配比范围。同时介绍了一种对于复配杀菌剂如何寻找最佳配比的实验方法。
通过对一些常用水处理剂及其它化学试剂对Zn2+ 稳定分散作用的研究,作者发现了一种含N 元素的多元羧酸(NDA)有优越的稳定Zn2+ 性能,甚至比公认的具有极好稳定Zn2+ 作用的丙烯酸/2- 甲基- 2 - 丙烯酰胺丙基磺酸共聚物(AA/AMPS)还强。作者研究了NDA 的稳定Zn2+ 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还讨论了由NDA 与Zn2+ 反应制备的N- 多元羧酸锌(NDA-Zn)溶液的方法及NDA-Zn 与常用水处理剂复合使用的缓蚀、阻垢、稳定Zn2+ 的性能。
介绍了计算机在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自动检测中的应用,阐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重点分析了微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使用结果表明,在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检测中引入计算机,可将以人工为主的、误差较大的检测方式变为较精确的自动检测。尤其是采用了在线检测手段,检测结果能如实地反映出工业废水排放的实际情况。该仪器既适用于企业废水排放监测,也适用于废水处理工程现场的连续监测。
系统研究了酸性铬蓝K(ACBK) 与钙镁同时作用的显色体系,采用Ca2+ 、Mg2+ 摩尔浓度相同的混合标准溶液试验了影响该显色体系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各项因素,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试验表明,在pH=10-2 的氨-氯化铵缓冲介质中,Ca2+ 、Mg2+ 离子均可与ACBK 显色剂形成1∶1 的配合物,在468 nm 波长处,两种配合物存在一等摩尔吸收点,对应于该点的等摩尔吸光系数ε=7-4×103 L/(mol·cm) ,在此波长及最佳操作条件下,Ca2+ 和Mg2+ 的总含量在0 ~3 ×10-5 mol/L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试验了13 种常见共存离子干扰的基础上将本法用于6 种水样的硬度测定,回收率在96-5% ~99-9 % 之间,结果与EDTA 滴定法颇为一致。
对001 树脂与D113 配合用于双层床时在分层及再生过程中出现的床层异常扰动问题进行了探讨。找出问题原因,提出通过改进双层床树脂分层及再生操作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介绍了电化学除氧-脱色组合设备的工艺流程、原理、运行操作规程及该设备的除氧效果,总结了该设备的特点及与其它除氧器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介绍了内蒙古化肥厂技术人员对十三家投标药剂厂提供缓蚀阻垢剂筛选评定的过程,并对中标者天津院TS-HH-4 水稳剂在循环水系统中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
采用高分子聚酯PNS药剂,有效地去除了铬鞣废液中的杂质,使之能够循环使用,即节约了化工原料,又减少了废铬液对综合污水处理的负担,避免了含铬污泥对环境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