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联系我们
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第二届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引
投稿指南
写作指南
出版伦理
相关下载
开放获取
订阅指南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06-20
专论与综述
试验研究
油气田水处理
分析与监测
工程实例
经验交流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Select
吸附法去除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研究进展
赵迎新, 王亚舒, 季民, 宋倩
2017,37(6): 1-5.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01
摘要 (
)
近几年,环境新兴污染物——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检出,由于其具有“伪持续性”、难生物降解性、生态毒性等特点,对环境中的生物以及人类健康存在很大威胁。介绍了PPCPs的主要危害和分布情况,重点阐述了有关碳材料、黏土矿物、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等去除水中PPCP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吸附机理,并对吸附法去除水中PPCPs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Select
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蒸发处理技术及展望
杨金明, 杨卉, 李绪坤, 王清作, 莫倩雯, 潘学军, 杨本芹
2017,37(6): 6-11.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06
摘要 (
)
生物蒸发技术主要是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自身所包含的有机物微生物好氧降解产生的热量为驱动力,使废水中的水分汽化,并配合适宜的通风,使蒸汽进入气相主体而散发,从而实现有机物和水分的同步去除。该过程主要受曝气量、堆体初始含水率及有机负荷影响。该技术在不需要外加热源的条件下,既可以实现水分有效蒸发去除,又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了有效降解,是一项经济、节能、环保的新技术。
Select
水中MTBE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赵亚娟
2017,37(6): 12-18.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12
摘要 (
)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被广泛使用。但MTBE本身是一种潜在的环境污染物,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泄漏到环境中的MTBE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中MTBE的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有吸附、高级氧化、微生物降解、植物转移修复等技术。吸附用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沸石、树脂等;高级氧化法主要包括催化氧化、H
2
O
2
氧化、O
3
氧化、Fenton氧化、电化学氧化等;微生物降解有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
Select
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刘占孟, 徐礼春, 崔立杰, 占鹏, 刘婷
2017,37(6): 19-24,2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19
摘要 (
)
垃圾在长期填埋过程中产生的老龄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处理更为困难。老龄垃圾渗滤液具有氨氮含量高、C/N低、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从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生物脱氮等方面对国内外该类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Select
“工业智慧水网”的研究和探索
金亚飚
2017,37(6): 25-2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25
摘要 (
)
工业企业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打造智能工厂,实施智能生产。工业水系统作为重要的生产辅助设施,不仅要能更好地为主工艺服务,满足生产要求,同时其自身也要追求高效、节能、节水、环保。工业水系统将朝着更为精细化、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智慧水网”是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新型工业水务生产管理系统,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未来“海绵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智慧水网”的起源、定义、组成、功能、构架、应用、衍生产品、技术需求等进行了介绍,以供类似工厂或工程参考。
试验研究
Select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性能
庄海峰, 黄海丽, 徐科龙, 张云金, 袁小利, 韩洪军
2017,37(6): 30-34.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30
摘要 (
)
采用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制备秸秆基活性炭,将其负载过渡金属Mn和Fe作为臭氧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浸渍时间为12 h,热解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3 h。以制备的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造纸废水,COD和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3%和80.5%,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高且经济环保,适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工程应用。
Select
海水纳滤预处理的优化研究
胡道友, 马敬环, 康雪婧, 刘莹, 赵晨光, 沈东放, 于慧云
2017,37(6): 35-3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35
摘要 (
)
纳滤已被广泛研究用于反渗透和膜蒸馏海水淡化的预处理,它能有效避免反渗透膜和膜蒸馏装置的结垢污染,但纳滤膜同样存在结垢污染问题。通过配制人工海水及人工脱硬海水等海水体系研究了硬度离子对纳滤膜无机污染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SEM、EDX等表征方法研究了膜面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是造成纳滤膜无机污染的主要硬度离子,脱硬或脱钙处理能有效避免海水淡化过程中纳滤预处理阶段的无机结垢问题。
Select
解体好氧颗粒污泥强化修复及其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
李昱欢, 刘永军, 李洋媚, 刘喆, 刘伟, 曹中利
2017,37(6): 39-43.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39
摘要 (
)
通过在解体的好氧颗粒污泥中投加硫酸铝来强化颗粒的再形成过程,并对期间微生物的群落演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铝的投加加速了解体颗粒污泥的再形成,并且再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更加良好的污泥特性和更高的细菌总数。在强化修复过程中,颗粒污泥中的优势菌群主要分布于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其中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是
Proteobacteria
中的主要菌属。
Select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二乙基次膦酸铝废水
何忠坤, 王孝武, 林亲铁, 王瑞芹, 刘千钧, 尹光彩
2017,37(6): 44-48.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44
摘要 (
)
采用微波诱导活性炭负载铁铜(Fe
3
O
4
-CuO-AC)催化H
2
O
2
、Na
2
S
2
O
8
处理二乙基次膦酸铝(AlPi)废水,探究了两种体系下pH、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对比了双氧化体系(MW/Fe
3
O
4
-CuO-AC/Na
2
S
2
O
8
+H
2
O
2
)与两种单一氧化体系(MW/Fe
3
O
4
-CuO-AC/Na
2
S
2
O
8
、MW/Fe
3
O
4
-CuO-AC/H
2
O
2
)对AlPi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双氧化体系对AlPi模拟废水和工业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47%、71.43%,显著高于单一氧化体系。
Select
MgO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氨氮的研究
郭琳, 刘晨, 吴叶, 陈云嫩, 熊昌狮
2017,37(6): 48-52.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48
摘要 (
)
采用沉淀法制备的MgO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氨氮,研究了pH、臭氧流量、催化剂投加量、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0℃下煅烧得到的MgO的催化活性最高;在pH为9,MgO投加量为1 g/L,臭氧流量为12 mg/min,曝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当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50 mg/L时,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6%,处理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5类标准。叔丁醇抑制实验表明,MgO催化臭氧氧化氨氮的机理为MgO催化O
3
分解产生·OH,从而使氨氮得到降解。动力学分析显示,该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为0.994 6。
Select
混合填料固定床Anammox工艺启动及运行性能研究
张典典, 汪涛, 王书航, 黄超, 董博颖, 马江红
2017,37(6): 52-5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52
摘要 (
)
采用蜂窝状聚乙烯填料和环型无纺布填料组合成的混合填料填充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其Anammox工艺启动和运行性能。启动阶段进水NH
4
+
-N和NO
2
-
-N分别为70 mg/L,HRT为48 h,温度为35℃,经过53 d培养,反应器成功启动。启动阶段(1~53 d)NH
4
+
-N、NO
2
-
-N和总氮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0.24%、100%和88.8%。负荷提升阶段(55~87 d)最大总氮负荷率和总氮去除速率分别为0.31 kgN/(m
3
·d)和0.25 kgN/(m
3
·d),此时,其相应的NH
4
+
-N和NO
2
-
-N去除率分别为89.66%和99.84%。
Select
XDA-1树脂对邻硝基苯胺的吸附行为及其应用
左鹏, 李玉英, 武峰, 赵青花, 刘敏, 贾寿华
2017,37(6): 56-5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56
摘要 (
)
采用XDA-1大孔树脂吸附模拟废水中的邻硝基苯胺,并对其吸附行为及吸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在pH=8,吸附温度为293 K,吸附流速为6 BV/h的条件下,对800 mg/L的邻硝基苯胺模拟废水吸附30 h,邻硝基苯胺平均去除率达到99%。采用95%的乙醇对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洗脱,脱附率可达到98%。在上述条件下处理邻硝基苯胺工业废水,每批次处理量为100 BV,废水中的邻硝基苯胺可由416 mg/L降至4.2 mg/L,邻硝基苯胺去除率达99%,COD由830 mg/L降至80 mg/L。
Select
混合载体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净化及微生物种群特性研究
李晓斌, 曹文平
2017,37(6): 60-64.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60
摘要 (
)
研究了竹丝/陶粒混合载体(体积比1∶1)生物膜反应器的水质净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特点。结果表明:混合载体生物膜反应器对污水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4.7%~89.4%、56.9%~96.8%和70.1%~95.8%,出水NO
3
-
-N、NO
2
-
-N没有出现积累,具有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另外,微生物种群特性研究表明,竹丝表面以有机物降解菌、有机物水解菌、脱氮菌、解磷菌等为优势菌,而陶粒表面以有机物降解菌、有机物水解菌、硝化菌、丝状菌等为优势菌,微生物种群具有良好的强化互补作用。
Select
一种新型梳型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徐健飞, 滕厚开, 靳晓霞, 肖丽华
2017,37(6): 64-67.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64
摘要 (
)
以自制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自制树枝状聚酰胺-胺大分子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型梳型破乳剂。通过凝胶色谱测定了产品的纯度,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通过瓶试法对产品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系列破乳剂对南堡352原油有很好的破乳效果,其中DX3在温度为70℃,加药质量浓度为90 mg/L的条件下,脱水率能够达到94.23%。
Select
循环冷却水无磷预膜剂的试验及现场应用
邱振华, 王明祥
2017,37(6): 68-69,74.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68
摘要 (
)
针对磷锌预膜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由葡萄糖酸钠、硫酸锌、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盐三元共聚物、三乙醇胺复配而成的无磷环保循环冷却水预膜剂。采用硫酸铜滴定法对预膜效果进行了检测,并对预膜剂使用浓度和使用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预膜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和使用条件:预膜剂最佳投加量500 mg/L;浊度﹤30 NTU,常温,自然pH。将该预膜剂用于实际水处理系统,取得了满意效果。
Select
锰离子和镍离子短期作用对自养脱氮亚硝化工艺影响
张肖静, 张楠, 张鑫, 傅浩强, 陈涛, 郑凯伟, 刘洒
2017,37(6): 70-74.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70
摘要 (
)
采用2个SBR反应器考察了Mn(Ⅱ)和Ni(Ⅱ)的短期作用对亚硝化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n(Ⅱ)(≤50 mg/L)对亚硝化影响不大,高浓度的Mn(Ⅱ)(>70 mg/L)可促进AOB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低浓度的Ni(Ⅱ)(<20 mg/L)对亚硝化影响不大,Ni(Ⅱ)对AOB和NOB的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0 mg/L,高浓度短期作用后亚硝化会被破坏。通过低DO、高pH和短HRT的联合作用,可有效抑制NOB的活性,使亚硝化得到恢复。
Select
微电解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石化企业含盐污水试验研究
许国平, 王湘, 周付健, 贺学军, 镇祝龙
2017,37(6): 75-77,81.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75
摘要 (
)
针对某石化企业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开展了微电解氧化和臭氧氧化对比试验研究,比较了2种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微电解氧化法,在反应时间为2 h,pH为2~3,填料比为1∶1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12%~18%,B/C可从原水的0.07升高到0.11,B/C提高幅度小,出水可生化性仍较差,且产生较多沉渣;对于臭氧氧化法,当臭氧投加量为25 g/h,反应时间为2.0 h时,COD去除率达25%,B/C可从原水的0.07升高至0.35,B/C大幅提高,利于后续进一步生化处理。
Select
不同改性处理玉米秸秆对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张吉强, 郑平
2017,37(6): 78-81.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78
摘要 (
)
对比了酸改性、碱改性和接枝共聚改性对玉米秸秆吸附氨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玉米秸秆经酸改性、碱改性和接枝共聚改性的最大氨氮平衡吸附量分别达到23.4、26.4、33.8 mg/g,较未改性时分别提高55.0%、74.8%和123.8%,改性吸附效果为接枝共聚改性 > 碱改性 > 酸改性。玉米秸秆对氨氮的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经过改性处理后△
G
降低,对氨氮的吸附变得更加容易。
Select
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工艺处理三元驱采油废水
张齐, 刘东方, 张丽, 黄文力, 遆鹏飞
2017,37(6): 82-8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82
摘要 (
)
采用三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BAF)-超滤联合工艺处理三元驱采油废水,研究了生物膜在BAF的分布特性,气水比对三级内循环BAF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及联合工艺对三元驱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经联合工艺处理后,废水COD和PAM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0%,黏度降至1 mPa·s,出水各项指标符合SYT 5329—2012中渗透层注水水质标准要求。
Select
氧化絮凝-三维电极法处理页岩气返排液
张太亮, 罗雪梅, 张芳捷, 蔡丹
2017,37(6): 86-8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86
摘要 (
)
采用以二氧化钛为粒子电极,铝板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形成的三维电化学体系对经氧化絮凝预处理的页岩气返排液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频率、占空比及二氧化钛投加量。依据响应面分析结果预测的最佳工艺条件:pH=7.33,电流为58.01 mA,处理时间为39.44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模型预测COD去除率为92.3%,与实际值误差为1.4%。采用氧化絮凝-三维电极法处理页岩气返排液,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Select
氯化锌造孔壳炭对Cr(Ⅵ)的吸附研究
鲁秀国, 段建菊, 唐朝春
2017,37(6): 90-94.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90
摘要 (
)
采用氯化锌浸渍活化法制备了氯化锌造孔壳炭,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并采用SEM、FTIR和BET等方法对改性壳炭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的水样,当温度为25℃,改性壳炭投加量为0.5 g,pH为2.0,吸附时间为180 min时,Cr(Ⅵ)去除率为98.8%,最大Cr(Ⅵ)吸附量为11.284 mg/g。拟合结果显示,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改性壳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该动态吸附平衡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油气田水处理
Select
含聚采油废水的混凝工艺研究
高溪, 周萌, 李立峰
2017,37(6): 94-9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94
摘要 (
)
以PAC为凝聚剂,PAM
+
为絮凝剂,对原油终端处理厂含聚采油废水进行了混凝工艺研究,考察了凝聚阶段、絮凝阶段桨叶转速及搅拌时间对沉淀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凝聚阶段和絮凝阶段工艺条件相同,桨叶转速为300~550 r/min,搅拌时间均为30 s的条件下,沉淀出水浊度为4.5~5.5 NTU。与传统的混凝工艺相比,处理效果显著提高,且搅拌强度增强,搅拌时间大幅缩短。该项研究有利于提高原油终端处理厂进水流量,对保障海上注聚采油平台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与监测
Select
在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增敏下测定样品中的硅
张莹琪, 高越
2017,37(6): 97-9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097
摘要 (
)
以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正戊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与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介质,建立了硅的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光度分析法,研究了显色时间、微乳液与离子液体比例和用量、体系酸度、钼酸铵和结晶紫用量对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
5
L/(mol·cm),硅质量浓度在0.024~0.24 mg/L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
-6
g/L,可用于自来水、雨水、钢样中微量硅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3%,加标回收率为98%~106%。
工程实例
Select
香精香料废水废气处理工艺研究及设计
段云霞, 曾猛, 许丹宇, 石岩, 游洋洋, 高玮
2017,37(6): 100-103.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100
摘要 (
)
针对香精香料废水难降解、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差、具有生物毒性等特点,对不同工艺段废水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技术,综合后废水通过水解酸化/生物强化/接触氧化+MBR/催化氧化/碳滤池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工程废水处理池体加盖,进行废气收集,收集后废气经喷淋系统洗涤、低温等离子氧化、吸附塔吸附达标后高空排放。
Select
列车卧具洗涤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
周建民, 付永胜, 毛锋, 马春锋
2017,37(6): 104-10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104
摘要 (
)
以某客运段洗涤厂洗涤废水中水处理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列车卧具洗涤废水的资源化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实践表明,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BAF—二氧化氯消毒的工艺处理卧具洗涤废水,处理出水能稳定达到《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TB/T 3007—2000)的要求。
经验交流
Select
COBR工艺在含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苏长春, 方健
2017,37(6): 107-10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107
摘要 (
)
渤海S油田因采用聚合物驱油,导致原油中的聚合物含量逐年升高,由此造成炼制此原油的炼厂污水中含有聚合物,使污水生化处理难度增大甚至不能达标处理。在对比筛选多种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基础上,选用催化臭氧氧化和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COBR工艺)对该类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难生化降解的聚合物等有机物,处理出水COD平均低于45 mg/L。
Select
利用水夹点理论优化2
#
催化裂化装置用水
于群
2017,37(6): 110-112.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7.37(6).110
摘要 (
)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捷石化公司”)利用水夹点理论对2
#
催化裂化装置循环水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换热网络进行改造,水耗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