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联系我们
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
第二届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引
投稿指南
写作指南
出版伦理
相关下载
开放获取
订阅指南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3-20
专论与综述
试验研究
分析与监测
工程实例
经验交流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Select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成荫, 陈杨, 欧阳坤, 杨江峰, 李晋平
2018,38(3): 1-5.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01
摘要 (
)
氨氮废水污染范围广,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处理氨氮废水常用的物理化学法和生物脱氮技术,分析了各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污染源,采用多种技术联用可以得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对新型吸附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采用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及氨回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Select
酶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及脱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徐友, 陈思思, 董滨, 杨殿海, 戴晓虎
2018,38(3): 6-11.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06
摘要 (
)
用酶处理污泥能够有效提高污泥的厌氧消化效率,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主要从酶对污泥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处理效果以及提高厌氧消化性能的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污泥的酶处理进行了归纳,重点介绍了污泥的酶处理效果,包括酶对污泥的溶解作用、厌氧消化性能、脱水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酶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Select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研究进展
罗芳林, 杨红薇
2018,38(3): 12-1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12
摘要 (
)
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在榨菜废水、鱼罐头废水、含酚高盐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含盐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高盐条件下对废水中有机物、氮磷及其他特征污染物的去除特性,高盐条件下污泥颗粒的形成机理和成长特性,以及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旨在为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含盐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试验研究
Select
不同价态铁强化SBR除磷研究
嵇斌, 李杰, 豆宁龙
2018,38(3): 17-20.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17
摘要 (
)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考察了不同价态铁对采用A/O模式运行的SBR强化除磷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价态铁强化除磷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及除磷机理,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投加铁可有效强化SBR除磷效果,当投加90 g/L零价铁(海绵铁)及25 mg/L Fe(Ⅲ)时,出水平均TP分别为0.47、0.42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投加25 mg/L Fe(Ⅱ)时,出水平均TP为0.59 mg/L。
Select
CaO
2
同步氧化Fe(Ⅱ)除磷的研究
徐垚, 李大鹏, 韩菲尔
2018,38(3): 21-24.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21
摘要 (
)
研究了单独Fe(Ⅱ)、单独CaO
2
以及CaO
2
同步氧化Fe(Ⅱ)对人工模拟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Fe(Ⅱ)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的物质颗粒细小,是导致Fe(Ⅱ)除磷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CaO
2
同步氧化Fe(Ⅱ)对磷的去除率显著提高。50 mg/L CaO
2
同步氧化Fe(Ⅱ)体系90 min后对磷去除率为82.38%,远大于相同时间内单独Fe(Ⅱ)对磷去除率(9.80%)与单独CaO
2
对磷去除率(24.24%)之和(34.04%)。
Select
碳铁共沉物对水中镉的吸附性能
管宇立, 赵转军, 赵立芳, 张兆虎, 贲贺新
2018,38(3): 25-2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25
摘要 (
)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水铁矿,并在合成过程中加入腐殖酸制得水铁矿-腐殖酸共沉物。以水铁矿-腐殖酸共沉物为吸附材料,研究其对水中镉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水铁矿-腐殖酸共沉物对镉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76%;其对镉的吸附较为牢固,吸附后的重金属不易解吸;镉在水铁矿-腐殖酸共沉物上的吸附-解吸规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
Select
硝化细菌固态发酵及其应用
林锐, 谢珊珊, 彭爱龙, 危志锋, 姚勇, 张青, 朴哲
2018,38(3): 30-33.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30
摘要 (
)
在定向驯化高效稳定硝化污泥的基础上,研究了各因素对硝化系统启动及硝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以丝状椰壳与珍珠岩作为固态发酵的基质时,椰壳与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2、含水率为55%左右时,硝化污泥固态发酵菌剂的硝化活性最高。硝化系统启动阶段接种硝化菌剂,硝化系统启动时间由未接种处理的18 d缩短到14 d。接种硝化菌剂可强化正常运行硝化系统的硝化活性。
Select
铁盐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强化作用
王悦灵, 高湘, 刘强
2018,38(3): 34-37.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34
摘要 (
)
采用在絮状好氧污泥中短期投加聚合氯化铁(PFC)的方式来加速污泥的颗粒化进程,考察了期间颗粒污泥的形态特征和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投加PFC后,反应器内的污泥在第35天实现了完全颗粒化,比对照组提前了10 d,并拥有更高的污泥浓度和更好的沉降性能。在颗粒完全成熟后,加药组对COD、NH
4
+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7.8%、76.5%,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3%、5.5%,说明铁盐对好氧污泥的颗粒化进程具有明显强化作用。
Select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
黄奕亮, 张立秋, 李淑更, 黄有文, 吕玮, 胡雪柳
2018,38(3): 37-41.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37
摘要 (
)
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程硝化SBR+厌氧氨氧化ASBR组合工艺的脱氮特性。SBR采用逐步增加进水中渗滤液比例的方式进行培养,常温条件下,进水NH
4
+
-N从91.5 mg/L提高到1 053 mg/L,出水NO
2
-
-N高达930 mg/L,NO
2
-
-N积累率达到了96.7%以上。ASBR进水由渗滤液、SBR出水和自来水按比例配制,从试验的第20天开始,ASBR进水中的NO
2
-
-N全部由SBR的出水提供,NH
4
+
-N、NO
2
-
-N去除率均维持在98%以上,实现了系统对氮的深度处理。
Select
同步去除氮磷有机物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新工艺
肖利萍, 刘喆, 李莹, 耿莘惠, 高航
2018,38(3): 42-45,53.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42
摘要 (
)
针对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单一方法、单一功能的局限性,采用高级氧化、高效吸附与生物膜法联用来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NH
3
-N、PO
4
3-
和COD,以达到同步去除的目的。以Fenton试剂作为高级氧化剂,沸石、钢渣和活性炭作为复合吸附材料,活性污泥对吸附材料进行挂膜,通过单独吸附柱、Fenton-吸附柱、生物膜-吸附柱和Fenton-生物膜-吸附柱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以确定净化效果,揭示协同净化机理。
Select
PAC、PAFC与石灰组合投加强化化学除磷效果的研究
金昌盛, 邓仁健, 任伯帜, 侯保林, 邵让
2018,38(3): 46-4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46
摘要 (
)
实验考察了PAC、PAFC单独投加及与石灰组合投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FC对系统pH影响大于PAC;当石灰投加质量浓度为25~50 mg/L时,石灰与PAC、PAFC组合投加的除磷率比单独投加分别提高了10.7%和13.1%,石灰与PAC、PAFC组合投加除磷的最优pH分别为6.5~7.0和6.6左右。因此,增加石灰投加装置是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提高化学除磷的有效措施。
Select
表面亲水改性GO的制备及其对铬离子的吸附性能
曹宝月, 高歌, 徐珊, 屈佳, 于艳, 赵丽媛
2018,38(3): 50-53.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50
摘要 (
)
利用不同浓度NaOH水热处理GO,将其表面疏水性的环氧基团转化为亲水性的—OH和—ONa基团,得到表面亲水性的GONaOH。GONaOH呈多孔结构,改性有效地改善了GO材料的比表面积。进一步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表面改性GONaOH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20 mg 2 mol/L NaOH改性处理的GONaOH为吸附剂,pH=5条件下对200 mL 50 mg/L铬离子吸附性能达到305.3 mg/g,约为未经改性处理的GO的3倍。
Select
利用烟气中SO
2
处理污酸中砷的方法
余中山, 胡巧开
2018,38(3): 54-57.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54
摘要 (
)
进行了以铁碳床为载体,利用污酸中的亚硫酸及烟气中SO
2
去除污酸中砷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铁碳比1∶1条件下,污酸中存在的亚硫酸不足以完全沉淀污酸中的砷,只能去除约40%的砷;在污酸中补加Na
2
SO
3
或通入SO
2
气体都能有效地提高砷的去除率,相较而言,补充SO
2
气体要优于补加Na
2
SO
3
;污酸在铁碳床中的适宜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分别为2~5 h及0~60℃。
Select
臭氧耦合过氧化氢预处理褐煤气化废水的研究
陆曦, 于杨, 沈丽娜, 张晓东, 徐炎华
2018,38(3): 58-60.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58
摘要 (
)
对煤气化废水进行臭氧耦合过氧化氢氧化处理,考察
n
(O
3
)∶
n
(H
2
O
2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
n
(O
3
)∶
n
(H
2
O
2
)=0.8。此时COD去除率可达40%左右,挥发酚的去除率可接近100%,UV
254
的去除率可达80%左右,UV
410
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反应后出水的BOD
5
/COD达0.5以上,生物毒性由剧毒降低为低毒,提高了可生化性,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条件,经济成本约为9元/t。
Select
改性聚酰胺-胺反相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刘雪, 滕厚开, 靳晓霞, 徐俊英, 李志元, 单正文
2018,38(3): 61-64.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61
摘要 (
)
以二乙烯三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2.0G聚酰胺-胺,用自制季铵化试剂QT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末端带正电荷的改性聚酰胺-胺季铵盐反相破乳剂Q-PAMAM,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色谱表征。利用瓶试法对Q-PAMAM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结果显示,Q-PAMAM与破乳剂协同使用时,当用量分别为133、200 mg/L时,在破乳温度85℃,破乳时间60 min条件下,对超稠原油的脱水率达到96.6%,且油水界面紧、齐,乳化层厚度仅为0.2%。
Select
水煤浆气化灰水降硬度试验研究
王晓雷, 仝胜录, 陈权, 霍卫东
2018,38(3): 65-68.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65
摘要 (
)
针对水煤浆气化灰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结垢机理进行分析,通过降硬度试验研究,对NaOH+Na
2
CO
3
、NaOH+CO
2
、Ca(OH)
2
+Na
2
CO
3
三种药剂方案处理效果、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寻找有效可行且成本低廉的解决措施,为减缓系统结垢、堵塞问题,提高气化灰水回用率提出现场技术改造方案。
Select
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工业水质智能处理
冯胜, 刘明远, 冯旭
2018,38(3): 69-72.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69
摘要 (
)
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出现的腐蚀与结垢对管道设备的影响,从国内石化公司提取了相关的水质和工艺数据,对数据进行动态主成分分析处理后得出对水质腐蚀及结垢影响较大的6种因素,同时基于非线性自回归模型(NARX)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建立腐蚀速率和黏附速率预测模型,并设计了工业循环水智能决策系统软件。该软件不仅能对水质腐蚀速率及黏附速率进行预测,还能根据预测结果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经实际运行,缩短了运行预测周期,提高了运行效率。
Select
MCM-41分子筛合成中水硅比作用及MB吸附性能
张建民, 刘娟, 李红玑, 王改平
2018,38(3): 73-7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73
摘要 (
)
以饱和ATP为硅源,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MCM-41分子筛,考察了
n
(H
2
O)∶
n
(Si)(水硅比)对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硅比为60时,其XRD特征峰最强,峰形较窄且对称,晶体大小均一、球状体规则,孔径分布均匀。研究S-60分子筛对MB吸附,0.1 g S-60分子筛对10 mg/L MB溶液,在25℃、pH=7条件下吸附25 min,吸附率高达98.96%,吸附容量为9.89 mg/g,且MCM-41分子筛具有循环再生性。
Select
PAC/PI/PAM去除飞机除冰废水中增稠剂的研究
刘雪奇, 周洪, 梅拥军, 张圆, 崔艾军, 高秋月
2018,38(3): 77-80.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77
摘要 (
)
以聚合氯化铝(PAC)与阳离子有机絮凝剂(PI)作为复配絮凝剂,PAM作为助凝剂对去除飞机除冰废水中增稠剂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50 g/L,PAM投加质量浓度为0.1 g/L条件下,废水中增稠剂的去除率达到98.9%,浊度去除率达97.7%,余浊为6.2 NTU。PAC与PI间具有协效作用,其最佳复配质量比为5∶1,PAM的加入能够降低絮体沉降时间。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Select
铝盐和铁盐混凝对切削液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韩卓然, 于静洁, 王少坡, 陈兆波, 孙力平
2018,38(3): 81-85.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81
摘要 (
)
采用PAC和PFS混凝处理切削液废水,并通过超滤膜法将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级,考察混凝前后废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可生物降解性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原废水含大量共轭双键和不饱和芳香物质;PAC和PFS混凝剂最佳投加质量浓度均在9 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78.2%、38.2%,其中PAC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率高于PFS,但两者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较差。与PFS相比,PAC改善了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
Select
钠碱脱硫液再生工艺研究
吴颖, 楼琼慧, 郦和生, 秦会敏
2018,38(3): 86-88,9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86
摘要 (
)
以钠碱脱硫法产生的高浓度含盐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混凝沉淀+强制氧化+化学沉淀+超滤+螯合树脂+电渗析浓缩+双极膜电渗析工艺流程进行再生,实现了含盐废水零排放和钠碱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满足回用于脱硫塔的要求。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再生部分电耗1.34~1.43 kW·h/kg。
Select
酸析-Fenton法降低页岩气田采出水COD研究
刘瑞珍, 韩霞, 王业飞, 王田丽, 张希喜
2018,38(3): 89-93.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89
摘要 (
)
进行了酸析-Fenton法联用降解处理页岩气田采出水的研究。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采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表观分子质量COD
Cr
和UV
254
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析-Fenton法最佳实验条件下,即pH=2,
m
(H
2
O
2
)∶
m
(COD
Cr
)=6,
n
(H
2
O
2
)∶
n
(Fe
2+
)=6,反应时间120 min,悬浮物、COD
Cr
去除率分别达到97%、83.8%;原水中有机物主要以小表观分子质量有机物形式存在,酸析-Fenton法重点降低小表观分子质量区间的有机物。
分析与监测
Select
城市污水中5种生物胺的液相色谱分析法
王春利, 刘炜, 李天宝, 叶丽贞
2018,38(3): 94-9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94
摘要 (
)
建立了城市污水中5种生物胺残留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正丁醇-三氯甲烷萃取,丹磺酰氯衍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2
≥0.996;在1~10 mg/L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75%~95.20%,相对标准偏差RSD<10%(
n
=3);检出限LOD在0.01~0.06 mg/L,定量限LOQ在0.03~0.15 mg/L。该方法可用于城市污水中对生物胺的检测。
工程实例
Select
二段中和—曝气氧化—沉淀工艺处理钛白粉废水
明亮
2018,38(3): 97-99.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097
摘要 (
)
针对钛白粉工业废水水量大、硫酸及亚铁含量高等水质特点,采用二段中和—曝气氧化—沉淀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同时产出具有经济效益的白石膏副产品。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
Select
煤头合成氨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俞彬, 王玉慧
2018,38(3): 100-102.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100
摘要 (
)
以呼伦贝尔金新化工5080项目为例,探讨了煤头合成氨厂废水的分质处理和回用。其中,针对以BGL为工艺的煤气化废水,采用“除油+水解酸化+SBR+BAF+澄清+过滤”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成本低,出水可满足气化炉水循环补水使用要求。SBR设计采用曝气器与潜水搅拌机配合方式实现好氧与缺氧状态交替运行,对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能耗。
经验交流
Select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铜含量超标的处理与分析
王欣宇
2018,38(3): 103-106.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103
摘要 (
)
为了解决某电厂62
#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铜含量超标问题,通过采取更换超净化装置树脂和隔离超净化装置、核实定冷水的冷却器泄漏情况及对定冷水系统的严密性进行检查等方法,分析其62
#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铜含量超标的原因为系统不严密,漏入的空气中的CO
2
在系统中与铜线棒发生化学反应,使铜含量超标。
Select
火电厂水处理及水汽理化系统故障及对策分析
钱焕云
2018,38(3): 106-110.
https://doi.org/10.11894/1005-829x.2018.38(3).106
摘要 (
)
简述了水处理及水汽理化系统故障案例,通过具体分析故障原因,得出加强次氯酸钠重要指标的验收、控制出水余氯,可有效防止加药管堵塞;机组停运前应先停运高速混床;汽包锅炉在少量树脂漏入水汽系统后,可在采取措施保证给水、炉水pH正常的情况下,不停机处理;机组启动阶段采用全挥发性处理,即通过加氨、联氨控制炉水pH,有效减少汽机高压缸的积盐,提高汽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