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焦文云,李强,肖利萍. 聚合硫酸铁生产新技术在给水处理上的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218-221.
[2] 范会生,张春海,郁小芬,等. 舟山高浊海水混凝除浊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S1):11-14.
[3] 李志伟,孙力平,吴立. 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3):85-87.
[4] 刘敏,湛含辉,戴玉春,等. 从铝形态转化角度分析AlCl3的混凝性能[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0):1224-1230.
[5] 刘玉哲,胡锋平,杨竞,等. 强化混凝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6):132-136.
[6] Duan J,Gregroy J. Coagulation by hydrolyzing metal salts[J]. 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3,102(100):475-502.
[7] 张卫飞. 聚合氯化铝中Al(Ⅲ)的形态分布影响因素及混凝性能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3:43-44.
[8] 黄天寅,李宁,夏四清,等. 混凝工艺去除合流污水中有机物及营养元素[J]. 环境工程学报,2009,3(9):1581-1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