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斌, 李奎东, 高婷, 等. 环境友好型防垢剂DH-1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 石油化工腐蚀及防护, 2011, 28(2): 7-10.
[2] 梁淳淳. 马来酸酐、丙烯酸、乙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3.
[3] 张自杰, 周帆. 活性污泥生物学与反应动力学[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9: 1129-1132.
[4] 王奕, 杨凤林, 张兴文, 等. 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的评价与预测[J]. 化工环保, 2002, 22(4): 209-212.
[5] 魏刚, 许亚男, 熊蓉春. 阻垢剂的可生物降解性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 28(1): 59-62.
[6] Fields R D, Rodriguez F, Finn R K.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olyes-ters: polycaprolactone degraded by pollulans[J]. Appl. Polym. Sci., 1974, 18(12): 3571-3579.
[7] Raghavan 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s[J]. Polym-Plast Tech. Eng., 1995, 34(1): 41-63.
[8] 那天海, 宋春雷, 莫志深.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现状及生物降解性研究[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3, 16(3): 423-427.
[9] 李克友, 张菊华, 向福如. 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28-229.
[10] 刘丽慧, 赵景茂, 左禹, 等. 硫酸钡垢阻垢剂AA-MA-HPA共聚物的合成[J]. 精细化工, 2004, 21(1): 5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