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维,孙正,薄翠梅,李俊. CASS污水处理工艺提升泵组协同控制方法[J]. 工业水处理, 2021, 41(3): 108-113. |
[2] |
张山山,王仁雷,晋银佳,衡世权,朱跃. 660 MW超临界机组给水弱氧化性处理技术应用评价[J]. 工业水处理, 2020, 40(3): 118-120. |
[3] |
张松涛, 王新伟. 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弱氧化处理技术及应用[J]. 工业水处理, 2019, 39(3): 103-106. |
[4] |
张小霓, 吴文龙, 王锋涛, 杨东凯, 常亮, 徐艳丽. 600 MW超临界机组给水弱氧化处理技术及应用[J]. 工业水处理, 2017, 37(8): 113-116. |
[5] |
沈镇平. GE中国研发中心解决污水回用难题[J]. 工业水处理, 2012, 32(6): 73-73. |
[6] |
刘海成, 常张红, 王现丽, 吴俊峰.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应用实例[J]. 工业水处理, 2010, 30(10): 84-85. |
[7] |
李红艳, 李亚新, 岳秀萍. 离子交换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09, 29(4): 16-20. |
[8] |
蒋绍阶, 赖锐杰. 西部小城镇宾川二水厂工程设计[J]. 工业水处理, 2008, 28(8): 72-74,92. |
[9] |
王志红. 给水处理厂测定水中微量铝的方法探讨[J]. 工业水处理, 2007, 27(5): 70-72. |
[10] |
李静, 鲍东杰, 司芬改, 汤梦玲.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J]. 工业水处理, 2006, 26(11): 80-82. |
[11] |
董秉直, 金伟, 陈艳, 李伟英, 范瑾初. 生物预处理去除有机物的特点[J]. 工业水处理, 2005, 25(6): 40-42. |
[12] |
宋利翔. 大庆外围油田水质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工业水处理, 2004, 24(9): 81-82. |
[13] |
王静超, 马军, 王静海. 气浮净水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J]. 工业水处理, 2004, 24(7): 9-12. |
[14] |
张瑛洁, 郗丽娟, 高燕宁, 田野, 马军. 臭氧-生物活性炭联合应用提高电厂补给水水质[J]. 工业水处理, 2004, 24(12): 28-30. |
[15] |
丁志斌, 查吕应, 张平, 杨文贵. 微滤技术在处理地表原水中的应用探讨[J]. 工业水处理, 2003, 23(7): 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