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源,夏建新,张紫君. 工业废水中氨氮处理方法比较分析[J]. 工业水处理,2013,33(7):5-10.
[2] 陆贤,刘伟京,涂勇,等. 次氯酸钠氧化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3):90-92.
[3] 武汉大学. 无机化学[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42-544.
[4] 王万林.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进展[J]. 无机盐工业,2007, 39(9):12-14.
[5] 李凯,刘汉湖,潘凌潇. 化学沉淀法-次氯酸钠氧化法联合去除污水中氨氮的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30-332.
[6] 邵黎歌,陈卿. 次氯酸钠的分解特性及提高其稳定性性能的途 径[J]. 氯碱工业,1997(4):21-24.
[7] 周相武,汪晓军,刘姣,等. 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性研究[J]. 氯碱工业,2006(8):28-30.
[8] 顾庆龙. 次氯酸钠氧化法脱除二级生化出水中氨氮的中试研 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2):97-99.
[9] 肖灵,程斌,莫建松,等. 次氯酸钠湿法烟气脱硝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6):1175-1180.
[10] 程建忠,张英弢,何永亮,等. 次氯酸钠催化氧化法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2):32-33.
[11] 盛梅,马芬,杨文伟.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5,34(3):8-10.
[12] 平静.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的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5(10):45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