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uo H, Chen B, Yu X, et al. Assessment of cleaner production foralcohol industry of China: a study in the Shouguang Alcohol Factory[J]. J. Cleaner Production, 2004, 12(9): 1-10.
[2] 吴少杰, 苗利.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 2003(5): 50-54.
[3] 王占生, 刘文君. 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57-58.
[4] 张永吉. 化学絮凝法在工业有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工业水处理, 1991, 11(3): 11-13.
[5] 钱鸣. 味精厂废水处理初探[J]. 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9(11): 37-39.
[6] 陈元彩, 肖锦.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与应用[J]. 工业水处理, 1999, 19(4): 11-13.
[7] 黄知清, 严兴洪. 海藻研究开发的发展概述[J]. 海洋技术, 2002,21(3): 22-25.
[8] 陈辅利, 刘晶茹, 高光智, 等. 海带废水及其处理工艺的初步研究[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2, 17(3): 256-261.
[9] Tripat H T, Pandey S R, Karmakar N C, et al. Novel flocculatingagent based on sodium alginate and acrylamide[J]. Eur. Polym. J.,1999, 35(10): 2 057-2 072.
[10] 尹平河, 赵玲. 海藻生物吸附废水中的铅、铜、镉的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19(3): 11-15.
[11] 姚重华. 混凝剂与絮凝剂[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45-53.
[12] 姜同川. 正交试验设计[M]. 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85: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