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厌氧氧化(Anammox)是近年来微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新发现。它是指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特定的兼--N反应转化为N2的过程。国外已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并+-N和NO2性和专性厌氧的自养细菌的作用,将NH4开始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中。Anammox工艺与现有工艺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回顾了近年来国际上在厌氧氨氧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概要介绍了可能的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参与的细菌和可行的工艺。
介绍了味精废水治理的工艺技术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并阐述了在废水治理过程中必须把废水治理与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观点,这是彻底治理味精废水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很有前景的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环保技术,具有很多特色和优势。然而,SCWO主要问题是反应器的腐蚀和盐的沉积,阻碍了SCWO的推广和工业应用。阐明了不同的反应器和工艺的改进观念,论述了SCWO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措施,并对SCWO系统中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与普通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有很多优点,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和开发应用。由于铝系絮凝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铁系絮凝剂的开发成为了研究热点。通过对几种高分子复合铁盐絮凝剂的介绍,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应用,指出今后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采用悬浮填料的生物流化床原水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自然挂膜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在8个工况条件下,流化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中试运行表明:在温度适宜、停留时间为60min、填料填充率为50%条件下,氨氮平均去除效率达到77.6%。氨氮的比表面去除负荷与温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CODMn平均去除率为6.5%;中试装置在温度10.6℃条件下,重启动需要4d,即对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由于填料的完全流化,池体内溶解氧传质效率高,出水接近饱和溶解氧;进出水浊度变化不大,填料和池体本身不会积泥,不需反冲洗。
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ACF)在水溶液中对硝基酚的吸附行为,包括ACF对硝基酚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容量、再生方法、吸附和再生速率、对硝基酚的吸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ACF对硝基酚的吸附容量达到664mg g,该吸附是一个可逆过程,吸附和解吸速率快;采用质量分数10%的NaOH作再生剂,可以恢复吸附能力,重复进行吸附-再生过程,ACF的吸附容量不变,对硝基酚的回收率均>90%。对进水硝基酚质量浓度为9790mg L的废水,吸附处理后出水浓度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可以回收硝基酚。
研究采用内电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松香及樟脑混合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内电解反应时间为8h,二段生物接触氧化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16h的条件下,系统出水CODCr<150mg 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内电解处理可提高此类废水的可生化性。
在研究铁屑内电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影响试验,研究各工艺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pH越低、停留时间越长、通气量越大、温度越高的情况下,处理效果越好,影响大小依次为:pH值→温度→通气量→停留时间。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在40%和30%左右,且可生化性提高,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对pH和停留时间进行的单因素实验发现pH在2~4效果最好,停留时间在40min以上,处理效果趋于稳定。为研究添加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特选定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这几种金属氧化物作为添加剂,在相同的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后,处理效果均有提高。
采用有效微生物(EM)处理酒精生产废水能显著地降低COD,COD的去除率>96%,采用正交实验说明EM处理酒精废液最佳组合为B3A3C1,但仍然达不到排放标准,经絮凝剂处理的正交实验结果说明,pH为8、加量为1.0mL 250mL废液、沉降时间为1.5~2h时,COD降低到<350mg L,达到了排放标准。
讨论了火烧山油田含油污水与清水的混合比例、混注方式、混注条件及混合水的腐蚀、结垢、细菌和悬浮物等问题。通过研究认为,污水和清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处理后,在清水占混合水的质量分数为10%~60%之内可按任何比例混合。混注方式宜采用泵前清水罐内混合;混合水不结垢,腐蚀率<0.1mm a,SRB≤102mL-1,TGB≤103mL-1,悬浮物随清水量增加而减少。
累托石是由云母层和类蒙脱石层组成,它兼有云母和蒙脱石的某些特性。作者在对累托石的成型品的物理性能和阳离子交换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累托石对氨氮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实验证明,累托石对氨氮有一定的离子交换作用。
研究了由固体废物(炼铁废渣和炼钢废渣)制取的两种聚硅酸系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这两种聚硅酸系混凝剂不仅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废水的后步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转炉除尘废水高pH、高硬度的水质特点,通过两种实验方法,选取复合配方的水质稳定剂,同时模拟废水的循环使用过程检验水质稳定剂的阻垢效果。结果表明,在高pH、高硬度的水质条件下,所选复合配方水质稳定剂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对于生产中所用的除尘废水,在高pH条件下,若Ca2+质量浓度<800mg L,所选阻垢剂可将结垢率控制在5%以下。
利用还原型若丹明B(RRhB)与KClO3的显色反应,对含Ni2+电镀废液中痕量Ni2+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pH为5.3HAc-NaAc缓冲溶液中具有高灵敏的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方法的检出限为4.3×10-8g L,催化程度与Ni2+量在0~0.060m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6.5%~104%(n=6)。本法结合萃取分离,满意地测定了电镀废液中的微量镍。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规定,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氨氮时,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重蒸馏水配制,并且分析过程均需用无氨水,而制备无氨水费时、费力,成本又高,不适合大批样品的分析。现改用去离子水代替无氨水测定氨氮,其结果不论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规定要求。此法既省时、省力,又能减少工作量,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从黏泥剥离剂直接作用结果入手,建立了重量法评价方法。初步探讨了重量法的干燥条件以及黏泥致密性不一致影响因素的消除,考察了重量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重复性。实验表明,黏泥处于水饱和状态下直接称重的操作比较合理;采用流速冲刷可以消除黏泥致密性不一致对评价结果产生的负影响;重量法能够合理地评价出同一药剂的剥离效果随浓度变化的趋势,也能够客观地评价出不同药剂剥离效果的优劣;同一条件下,进行8次实验,重量法评价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04%。
针对海产品加工废水氨氮含量较高的特点,舟山兴业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两段A O结合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工程验收合格后运行一年多来,排放废水的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处理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和脱氮效果。
介绍了厌氧-气浮-A 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洗毛废水的应用情况。在进水CODCr和BOD5分别达到26565mg L和6478mg L的情况下,出水平均值分别为50.58mg L和9.82mg L,平均去除率均达到99.8%。
含酸废水是冶金行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将严重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排入外环境将使水体水质恶化。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考虑处理及综合利用。宝钢集团上海二钢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由酸洗、检化验含酸废水及高浓度的亚铁离子和少量的铜离子组成。本着保证处理效果、最大限度地考虑投资效益和处理成本以及清洁生产的原则,对该公司含酸废水进行了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采用了技术先进、工艺可靠及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实际运行结果完全达到了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法对薯干酒精糟液综合治理,结果表明:当设计进水COD<45000mg L,BOD<25000mg L,SS<25000mg L时,出水水质COD<300mg L,BOD<150mg L,SS<200mg L,出水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该法在徐州房亭酒厂得到了实际应用。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混凝剂Y280的原料配比,试验表明,当原料m(FeSO4) m(PIM) m(H2O2)为1 3.37 1.13,合成的药剂用于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可达到理想的效果,CODCr去除率为79.44%,色度去除率为88.14%。
论述了一步净化器处理回用电镀废水的工艺技术及原理、监测数据分析,进而对该工艺技术的应用效果作出了客观评价。并研讨了某些处理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初步想法,以不断完善处理回用工艺技术和应变能力。
介绍了涂装行业废水处理的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废水性状及排放点,着重介绍了废水处理的原理、方法及主要设施,同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两个废水处理的实例,按本法处理的排放废水,经监测其各项指标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88一级排放标准。
介绍了石家庄炼化公司循环水系统多年来对各种杀菌剂的杀菌情况及现场应用情况。阐述了只有针对不同的系统及水质应选用与之相配套的氧化性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并采用相应的加药方式及加药量,才能获得较好的杀菌效果,同时,水处理费用也大大降低。
介绍了一种由水界面检测传感器、油界面检测传感器,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的新型浮油回收机。该机与原有技术相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设定工作程序,决定排水泵或排油泵的工作状态,能自动排水。无需专人看管,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山东某公司循环冷却水系统,因水质稳定处理不理想,造成系统腐蚀、生物黏泥、结垢均比较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换热效果,同时造成了设备严重的垢下腐蚀。根据现场工艺条件及运行情况,制定了黏泥剥离及酸洗除垢的不停车清洗方案,清洗效果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