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文俊, 余健.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新进展[J]. 化工环保, 2004, 24(S1): 105-107.
[2] 徐锡彪, 褚宏伟, 孙建中. 催化氧化处理染料废水[J]. 中国给水 排水, 2000, 16(10) : 45-46.
[3] Luck F. Wet air oxid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Catalysis Today, 1999, 53: 81-91.
[3] 谢少雄, 黄功浩, 何淑妤. 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J]. 汕头大学学报, 2003, 18(2) : 40-44.
[4] 潘峰, 吴家瑶. 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实验[J]. 污染防治技 术, 1999, 12(2) : 109-110.
[5] 汪开明. 凹凸棒石催化氧化剂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的研究[J]. 安徽 化工, 2000(4) : 37-40.
[6] 尹琳, 陆现彩, 艾飞. Ti-凹凸棒石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臭氧氧化 降解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 2003, 31(1) : 66-69.
[7] Feng Jiyun. Discolo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Orange Ⅱ by using Fe 3 +-doped TiO 2 and bentonite clay-based Fe nanocatalysis [J]. Catalysis Today, 2004, 98: 441-446.
[8] 尹琳. Zn 黏土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 O 3 氧化降解性能的影响[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6(2) : 260-264.
[9] 国家环保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M]. 北京: 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 1989: 354-358.
[10] 林春红. 应用 HACH 仪器测定水中 COD 方法的探讨[J]. 山东 环境, 2002(1) : 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