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明煌, 何成达, 朱腾义, 相延铮. 白色除磷颗粒污泥培养及颗粒特性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25, 45(3): 99-109. |
[2] |
辛浩洋, 李家俊. 磺胺甲 唑对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及机制[J]. 工业水处理, 2024, 44(2): 79-86. |
[3] |
鄢雨萌, 任晨竹, 王少坡, 刘灵婕, 孟凡盛, 邱春生, 于静洁. 金霉素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除磷性能的影响及机制[J]. 工业水处理, 2024, 44(12): 50-58. |
[4] |
任晨竹,王少坡,王丽杰,毕艳孟,李亚静,于静洁. SRT对酪蛋白水解物为碳源的EPBR系统的影响[J]. 工业水处理, 2023, 43(1): 56-61. |
[5] |
邓颖, 俞小军, 蔡雨麒, 马娟. 不同C/P下低耗EBPR的脱氮除磷及侧流磷回收性能[J]. 工业水处理, 2022, 42(7): 154-160. |
[6] |
李诚,王冬,王少坡. 温度对2种碳源EBPR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J]. 工业水处理, 2021, 41(5): 86-92. |
[7] |
杨鹤,王少坡,张铁凡,于静洁,李亚静,王晨晨,邱春生,孙力平. 酪蛋白水解物碳源SBR生物除磷系统启动[J]. 工业水处理, 2021, 41(2): 52-57. |
[8] |
吴礼贵,邹小明,杨方社,龚锦程,黄浩,曾庆华,张传庭. 锌对EBPR系统除磷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 工业水处理, 2020, 40(6): 22-26. |
[9] |
常烁, 曾薇. EBPR系统中聚糖菌及其反硝化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19, 39(9): 8-13. |
[10] |
池春榕, 陈刚, 董姗燕, 刘祖文, 万励谦, 陈奇春. 低碳源污水条件下UniTank工艺快速启动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8, 38(4): 21-24,36. |
[11] |
赵乐丹, 王少坡, 吉茸, 于静洁, 孙力平.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的代谢迁移[J]. 工业水处理, 2018, 38(1): 10-14. |
[12] |
杨红薇, 陈亮, 黄川, 谢帆. 甜菜碱对高盐废水的生物除磷影响初探[J]. 工业水处理, 2017, 37(2): 71-75. |
[13] |
吉茸, 王少坡, 赵乐丹, 于静洁, 孙力平. 聚磷菌Accumulibacter各进化枝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17, 37(1): 7-11. |
[14] |
张明明, 王少坡, 于静洁, 邱春生, 王亚东, 孙力平,. 聚磷菌的代谢途径及其特性研究现状[J]. 工业水处理, 2013, 33(5): 4-8,24. |
[15] |
杨敏, 胡学伟, 宁平, 孙蔚青, 阮廷中. 废水生物处理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11, 31(7): 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