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琳, 陈志华. 2009/2010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报告[J]. 印染, 2010(8);46-50.
[2] 文淦斌, 黄瑞敏, 黄春梅, 等. Fenton/BAF 组合工艺处理全棉机织布印染废水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3);16-19.
[3] 缪应祺. 废水生物脱硫机理及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30-31.
[4] 胡明成, 龙腾锐. 含硫酸盐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底物的竞争[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6(5);390-394.
[5] Rinzema A, Lettinga G. Anaerobic treatment of sulfate-containingwaste water[M] //Wise D L. Biotreatment Systems;Volume Ⅲ, BocaRaton;CRC Press, 1988;65-109.
[6] 黄清辉, 蒋永荣, 邓秀梅, 等. ABR 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5);410-413.
[7] 崔高峰. COD/SO42-比值对硫酸盐去除率影响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00, 20(2);29-31.
[8] 李清雪, 李龙和, 王欣, 等. COD/SO42-值对厌氧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13)∶73-75.
[9] 国家环保总局. 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M]. 4 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50-165.
[10] 贺延龄.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509-515.
[11] 刘海成. 致变因子COD/SO42-值对废水中硫酸盐去除率的影响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 3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