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日成.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技术综述[J].给水排水,2000,26 (10):33-36.
[2] 祁佩时, 李欣, 程树辉.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工艺处理印染 废水的工程应用[J].给水排水, 2003, 29(3):44-49.
[3] 汪荣, 郑俊, 张刚.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给水排水, 2006, 32(5):49-50.
[4] 吴慧芳.ABR 水解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J].中国给水排 水, 2005, 21(10):52-54.
[5] 朱靖, 徐栋梁, 王家荣.A/O 生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6, 18(2):38-40.
[6] 钱伯兔.沉淀—活性污泥—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新疆环 境保护, 2005, 27(2):19-21.
[7] 方旭, 付振强, 韩宏大.复合式好氧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J].环 境保护科学, 2004, 30(3):20-23.
[8] 钦濂, 孟建平, 周欣.预处理—水解酸化—AO 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J].环境工程, 2005, 23(3):32-34.
[9] 汲传军, 马春强.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J].工业水处 理, 2005, 25(6):59~61.
[10] 胡爱军.水解—ICEAS+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净水技术, 2003, 22(3):35~37.
[11] 谢凯娜, 吴浩汀, 胡晓华.水解—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印染 废水实例[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6, 37(3):87-89.
[12] 陈平, 程建光.棉纺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践[J].江苏环境科技, 2006, 19(增刊 1):14-16.
[13] 陈扬, 同帜.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9, 13(2):201-207.
[14] 尤近仁.印染废水治理中的若干问题[J].印染, 2004, 30(8): 23-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