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俊秀.铁炭内电解法处理α-萘胺废水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0,31(2):6-9.
[2] 孙亮,王灿,季民.内电解技术处理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应用进展[J].化工环保,2010,30(4):306-309.
[3] 周立峰,费雪宁,李婉晴,等.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5):101-102.
[4] 汤心虎,黄丽莎,莫测辉,等.超声波协同零价铁降解活性艳红X-3B[J].环境科学,2006,27(6):1123-1126.
[5] 周健,齐建华,何强,等.铁炭微电解/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21):109-112.
[6] 李飞飞,李晓明,曾光明.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41(1):46-49.
[7] 于军,秦霄鹏,高磊,等.内电解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应用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2):12-16.
[8] 王丽莎,魏东斌,胡洪营.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条件的优化与毒性参照物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4):61-62.
[9] 庞维强,樊学忠,胥会祥,等.球形团聚硼颗粒的强度研究[J].含能材料,2009,17(5):510-513.
[10] 于昕,林庚.微电解-UASB组合工艺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J].工业水处理,2011,31(3):30-32.
[11] 邹东雷,李萌,邹吴辰,等.新型铁炭微电解填料处理含苯污染地下水的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2010,40(6):1441-1445.
[12] 张思相.新型微电解填料的开发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吉林:吉林大学,2008.
[13] 严继民,张启元,高敬琮.吸附与凝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5-123.
[14] 丁春黎,朱永娟,顾薇.对浸渍法制备Pd/C催化剂表面积影响因素的讨论[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2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