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宏伟, 郭亚兵, 刘斌. A/O 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简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35):96-98. [2] 黄力群.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最新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08, 34(12):1-5. [3] 杜新, 张荣, 毕继成.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太原科技, 2007, 166(11): 83-86. [4] 肖乐业, 刘仁军, 阮复昌. MAP 法处理氨氮废水的过程模拟[J].燃料与化工, 2009, 40(2):44-47. [5] 张艳丽, 李晓玲, 孙再男. MBR 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9, 33(1):72-74. [6] 李枝玲, 丁玉. 生物流化床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08, 28(1):18-21. [7] 王献国. A/O 脱氮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 2009, 37(1):127-129. [8] Vázquez I, Rodríguez J, Maranón E,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phenol, ammonium and thiocyanate from coke wastewater by aerobic biodegradation[J]. J. Hazard. Mater., 2006, 137(3):1773-1780. [9〕牛继勇, 张猛, 王东, 等. A-O-O 污水处理技术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J]. 冶金动力, 2009(1):71-77. [10] 周长丽, 郭东平. 生物脱氮技术在我国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 河北化工, 2007, 30(7):77-80. [11] 李进平, 甘金华, 侯浩波, 等. 用粉煤灰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及潜力[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7(4):54-56. [12] 陈劲松, 文一波, 王凯, 等. Fenton 氧化混凝沉淀法处理焦化废水研究[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9(1):18-20. [13] 阳立平, 肖贤明. Fenton 法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18):9-13.[ 14] 蔡健, 吴恒喜, 肖建军, 等. HSB 高效菌种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武钢技术, 2009, 47(3):5-7. [15] 魏宏斌, 陈良才, 贾志宇, 等. Q-WSTN 工艺及其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J]. 冶金环境保护, 2007(3):42-45. [16] 刘金泉, 李天增, 王发珍, 等. O3、H2O2 /O3 及UV/O3 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3):501-505. [17] 周集体, 邢礼娜, 张劲松. 多级A/O+VTBR 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J]. 环境工程, 2010, 28(3):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