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剑.兰炭废水中污染物组成及其去除特性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2] 裴贤丰.中国半焦(兰炭)生产技术状况和政策建议[C]. 2010中国新型煤化工发展及示范项目进展论坛文集,2010:194-199.
[3] 郝亚龙,吕永涛,苗瑞,等.半焦生产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工艺试验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2,44(4):558-561.
[4] 张智芳,高雯雯.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隔油絮凝处理后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J]. 应用化工,2014,43(3):574-575.
[5] 安路阳,李超,孟庆锐,等. 半焦废水资源化回收及深度处理技术[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4(10):42-46.
[6] 何斌,王亚娥. 蒸氨-脱酚-SBR处理兰炭废水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09,36(12):140-141.
[7] 郝亚龙,吕永涛,刘浩,等. 兰炭废水处理方法评述[J]. 应用化工,2012,41(11):1993-1998.
[8] 曲风臣.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J].化学工业,2013,31(2/3):18-24.
[9] 韩洪军,徐鹏,贾胜勇,等. 厌氧/生物增浓/改良AO/BAF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6):65-67.
[10] 龙腾锐,何强.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58.
[11] 芮玉兰,韩利华,梁英化.稀土系列催化剂对焦化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25(2):40-41.
[12] 曹学静.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挥发酚的研究[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13] 耿翠玉,乔瑞平,任同伟,等.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4(10):34-42.
[14] 左俊芳,宋延冬,王晶.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11,31(2):110-115.
[15] 何守昭,卢清松.震动膜浓缩工艺在大型煤化工项目零排放中的应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4):57-61.
[16] 崔凤霞,李荣,陈玮娜.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导刊,2016,35(增刊):135-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