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耀良,等.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7
[2] 张国良.21世纪中国水供求[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20-51
[3] CJ/T 48-199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S]
[4] 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5
[5] GB 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S]
[6] 金晓红,任化炜.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的新进展[J].环境保护,2002,(2):18-19
[7] 全向春,等.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3):22-27
[8] 丛锦华,赵海霞.物理化学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J].化工环保,1997,17(3):90-95
[9] 金钦汉,戴树珊,黄卡玛.微波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79-182
[10] 顾夏声,等.水处理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56-67
[11] 金熙,项成林,齐冬子.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及常用数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22-135
[12] 王琳,王宝贞.优质饮用水净化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4
[13] 汪涵.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化学工程师,2002,92(5):39-41
[14] 曹曼.铁屑固定床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1994,13(2):43,9
[15] 王罗春,闻人勤,丁桓如.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及其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1,27(3):11-14
[16] 申秀英,许晓路.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活性污泥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4,2(4):23-28
[17] 刘洋,陈双基,刘建国.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5):36-42
[18] 张伟军.浅谈浮选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13(1):30-34
[19] 王宝庆,陈亚雄.活性炭水处理技术应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0,19(3):46-49
[20] 李善仁,夏四清.污水回用处理技术现状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