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屠振密, 黎德育, 李宁, 等. 化学镀镍废水处理的现状和进展[J]. 电镀与环保, 2003, 23(2):1-5.
[2] 李姣.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实验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 2011.
[3] 林德贤, 罗强, 黎峰, 等. 镀镍废水处理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3, 40(6):112-113.
[4] 张希衡. 废水治理工程[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4:9-17.
[5] 安成强, 崔作兴, 郝建军, 等. 电镀三废处理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34-52.
[6] 常军霞, 王三反, 陈霞. 铁氧体共沉淀法处理含Ni2+废水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1, 31(3):46-48.
[7] 李静红, 王淑英, 张艳, 等. 常温中和铁氧体法处理低浓度含镍废水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08, 28(8):25-27.
[8] 江洪龙, 俞马宏. Fenton-铁氧体法联合工艺处理络合电镀废 水[J]. 电镀与涂饰, 2013, 32(4):43-47.
[9] 刘存海, 韩利萍. 合成重金属螯合剂处理镀镍废水的应用研 究[J]. 电镀与精饰, 2013, 35(2):44-46.
[10] 刘转年, 宋叶静, 常青. 一种重金属螯合剂的制备及其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 6(11):3915-3918.
[11] Sprynskyy M, Buszewski B, Terzyk A P, et al. Study o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Pb2+, Cu2+, Ni2+ and Cd2+) adsorption on clinoptilolite[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6, 2006, 304(1):21-28.
[12] 李晶, 崔丽华, 贾冬梅, 等. 改性沸石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J]. 应用化工, 2013, 42(6):1062-1064.
[13] 陈尔余. 用新型改性沸石处理含Ni2+电镀废水的研究[J]. 材 料保护, 2007, 40(2):55-61.
[14] 齐延山, 陈晶晶, 高灿柱. 活性炭吸附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的研 究[J]. 电镀与精饰, 2011, 33(6):39-43.
[15] 罗道成, 刘俊峰. 腐殖酸树脂处理含Pb2+、Cu2+、Ni2+废水的研 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 6(10):73-76.
[16] 侯新刚, 潘佼, 王玉棉, 等. 用离子交换法从低浓度硫酸镍溶液中回收镍[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6(5):19-22.
[17] 宋吉明, 宋立明, 候春芳. 螯合树脂离子交换法处理弱酸性电镀废水中铜、镍的研究[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0, 20(2):29-32.
[18] Eom T H, Lee C H, Kim J H,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on exchange system for pla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J]. Desalination, 2005, 180(1/2/3):163-172.
[19] 吴洪锋, 胡琦, 吴钦应, 等. 离子交换—膜法组合工艺处理镀镍废水的应用研究[J]. 能源环境保护, 2013, 27(3):24-26.
[20] 周理君, 徐杰. 电镀废水浓缩分离回收工艺与经济效益分析[J]. 污染防治技术, 2012, 25(4):41-43.
[21] 胡齐福, 吴遵义, 黄德便, 等. 反渗透膜技术处理含镍废水[J]. 水处理技术, 2007, 33(9):72-74.
[22] 王昕彤, 孙余凭. 新型纳滤膜分离电镀镍漂洗水的试验研究[J]. 电镀与涂饰, 2006, 26(4):55-58.
[23] 李兴云, 王三反, 陈霞. 膜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3, 40(10):104-105.
[24] 楼永通, 陈益堂, 王寿根, 等. 膜分离技术在电镀镍漂洗水回收中的应用[J]. 膜科学与技术, 2002, 22(2):43-47.
[25] 张坤, 罗书.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10, 20(3):62-64.
[26] 戴文灿, 陈涛, 孙水裕, 等. 离子浮选法处理电镀废水试验研 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6):1349-1352.
[27] 董红星, 袁文. 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研究[J]. 应用科技, 2008, 35(9):62-65.
[28] 陶有胜, 朱联锡, 张克仁. 镍离子和铜离子沉淀浮选试验研 究[J]. 水处理技术, 1997, 23(3):175-178.
[29] 张迎明, 尹华, 叶锦韶, 等. 基因工程菌E. coli BL21-NiCoT吸附镍的性能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28(12):895-898.
[30] 李兰松, 杨利擎, 刘旭光, 等. 低温等离子体对镍吸附细菌B8的诱变[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3, 27(3):102-108.
[31] 赵玉清, 李晋, 周广麒, 等. 一种嗜镍菌对含镍废水中Ni2+的特效吸附[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11):92-97.
[32] 李娟, 李浩然, 孙春宝. 农业稻壳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镍废水[J]. 过程工程学报, 2010, 10(1):103-107.
[33] Baldrian P. Inte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with white-rot fungi[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8, 32(1):78-91.
[34] 陈跃辉, 张伟, 汪爱河. 含重金属废水微生物吸附法处理技术的简介[J]. 科技信息, 2010, 10(21):385-386.
[35] 孟祥和, 胡国正. 重金属废水处理/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17-50. |